我军初创时期卫生工作扫描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王根成 司秉涛 孙兴维责任编辑:杨红
2017-07-23 01:07

战地“救护所”

两个历史画面在这里交叠。

上世纪80年代小学课本中一篇《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文章,记录一段战地场景:我军的伤员被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三十卷本的《美国国家档案馆藏中国抗战历史影像全集》第十七卷《医疗救治》展现了阵地上的救护镜头——在硝烟弥漫的战场前沿搭起简易的手术台,我军医务人员冒着枪林弹雨为冲锋陷阵的将士们保驾护航。

红军从反“围剿”和长征途中吸取经验教训,到达延安后已经建立高效的野战医疗救护体系。从连、营、团、师、军直至总部机关,分别设立战地救护小组、救护所、卫生队、卫生部、野战医院和后方医院。救治伤员采取自下而上分级治疗,保持从前线包扎到后续治疗的连贯性。

每次战斗前,医疗部门要求部队加强与野战医院的联系,并提前告诉野战医院向战场前移。部队提前从当地老百姓中征集担架员和护士成立担架队,便于从战场向后方医院运送伤员。

位于延安甘谷驿的第二后方医院,分别在周边的延川、延长等地设有4个医疗所,既便于收治前线伤员,也便于分散掩护伤员。类似这样的后方医院,纵横于陕甘宁边区,组成了救护网络。

但是,随着日伪军残酷扫荡,生存环境恶劣,这种救护体系也在改变。一位革命老前辈在回忆中记载:“八路军的战地救护人员隐藏在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中,既保证伤病员的安全,又能让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照料。”

敌人扫荡频繁,八路军把卫生机关、医护人员和后方医院分成若干医疗小组,每组2至3人,以医生或护士长为组长,分散到各县各区各村进行治疗。部队在什么地方打仗,伤员就留在附近的村庄,由当地医疗小组负责收治,不再向后方转送。

晋察冀边区在冬季反扫荡中,医务人员在阜平、易县、唐县一带的山沟村落中隐蔽起来,利用无数的天然山洞建立药房,设立医疗组和手术组,对伤病员采取分组治疗。在白洋淀湖区,八路军卫勤部门利用河川纵横和茂密的芦苇建立船上医院或芦荡医院,在湖区渔民的掩护下进行伤员救治。

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野战卫生部搬至山西辽县东隘口村。该村离八路军总部所在地麻田15公里,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驻地桐峪镇仅5公里,方便收治伤员。

有一段时间,东隘口村各家各户的坑铺上躺满了百团大战、关家垴战斗、黄崖洞保卫战的近千名伤病员。日军发现这里藏有八路军后,经常来“扫荡”,村民接到敌情,全村男人都去抬担架,把伤病员迅速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然后才去追赶父母妻儿躲藏起来。野战卫生部驻扎5年来,没有一名伤病员遭到日军杀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