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民:南海诸岛最早的开发者

来源:三沙市人民政府网作者:魏如松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6-04-11 08:48

闯荡南海“父子不同船”

海上有句俗语:“自古行船半条命”,能活下来就很了不起了。海南渔民在闯荡南海的悲壮历程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而这也铸就了他们豪迈强韧的性格。

渔民们共同的性格特征体现在他们经常口头说的三句话:“再大的风浪也是船底过!”“宁可死在海里也不死在家里!”“踏平南海千顷浪!”渔民们世代闯海,对大风大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

闯西沙、南沙的渔船越造越大,清代中后期,特别是在捕捞所得渔货可以输出到东南亚出售后,渔船都一般改原先的单桅、十数吨的船,变为二桅或三桅的风帆船。二桅船有二三十吨,甲板上放有四只舢板。三桅船载重能达到三四十吨,可以放5只到7只舢板。

渔船出海以半年为一期,出海前要备足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中除了船上应该具有的锚锭以外,还要有遇到大风时“下尾扣”的大缆绳等。生活用品中要准备柴、米、水、火以及油盐等。其中,柴及水到了西沙还可以补充若干,但火柴、火石等一定要备足,而且在遇到风浪时要注意防潮。

“一艘船上,大米也要准备三四千斤,一些有经验的船长还会准备几百斤黄豆,用来在海上生豆芽,以补充人体需要的植物纤维和维生素,避免得浮肿病和红眼病。”周伟民告诉记者,一路航行渔民钓鱼做菜及汤,有的船上还备有两头肥猪,一头在路途中慢慢用,另一头则到了南沙后,找一个有淡水的小岛,放养着。春节时,渔船靠岛,渔民休息,杀猪过年。

渔船上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周伟民告诉记者,闯南海的渔船一般是四条船结成一帮出海,每条船上人员互相配合,一帮船驶向西沙,然后分散,再往南沙航行,进行作业。

“经过数月渔捞作业生产后,各船鱼货都十分充足了,船队船只相约到集合地点,推举一条船,其他各船派代表若干,将鱼货运上该船。这条船便将大家数月的劳动成果运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或泰国等地出售产品。然后,再将卖得的现款购买洋油、布匹等海南岛紧缺的日用品运回海南。”周伟民说。

在南海从事渔捞作业的海南渔民生产方式也很有特点,渔捞时放下舢板,到达目的地岛礁后,每条舢板上有四五人,由舢板头摇桨。海南潭门渔民多潜水进行渔捞,他们个个练就了一身潜水探宝的好本事。因为南海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渔民们就潜入水中,抓海参、捕苏眉、擒龙虾,这些海产品经济价值高,但捕捞作业危险性也较大。潜水到10米左右,体能消耗很大,裸眼捕捞,对眼睛也有伤害,但为了养家糊口,渔民们世代如此。

渔船联帮出海,还有“父子不同船”的规矩。

“南海风云诡谲,即使不是台风季节,南沙也时常突发‘黑风暴’,渔船可能遇到不测。父子不同船,意味着一家人的传宗接代不断。”周伟民说。

船长是渔船上绝对权威,每当渔船在南沙遇到“黑风暴”或回航途中遭遇台风,这时就是对船长全面的考验。

“遭遇风暴时,船在大海中颠簸厉害,风暴刮得船到处乱漂,最怕碰上礁尖,全船会覆没。这时,为了减缓船速,是下头锭还是下尾扣?很有讲究。特别是尾扣,将大碗口粗的缆绳三根绞成一股,有几丈长,两头系在船尾两侧的木桩上系牢,然后缆绳投入大海,海浪将缆绳冲成一个在大海中的半圆圈,阻力极大。这样可以阻止船的漂流速度,但也存在尾扣冲入船底,容易扣击船底而致险。”周伟民告诉记者。

还有,如果船被冲上礁盘,为了减轻船的负重,往往要将船上所有能丢弃的东西包括几只舢板,统统投入大海。

诸如此类,许多突发性的海上危险,最为考验船长的经验与胆识,船长判断正确方能化险为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