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军人来说,闻鸡起舞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常态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张顺亮责任编辑:杨红
2017-01-23 03:05

丙申入暮,丁酉渐启。时至猴年岁尾,再过几天,便是鸡年之始。

一日之计在于晨,雄鸡一唱天下白。“鸡知将旦,鹄知夜半”,金鸡报晓,提醒人们新的一天开始;“击楫誓清,闻鸡起舞”,逝者如斯、争分夺秒,朝气蓬勃、自觉有为,拼搏让生活更有滋味,奋斗让人生更有意义。

《诗经·郑风》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明代唐伯虎的《画鸡》里也写道: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不管刮风下雨、阴晴雪雨,公鸡都会守时报晓、雷打不动。可以说,正是“马色分朝景,鸡声逐晓风”,人间才有了一天的烟火与生机,大地才有了一世的金黄与收获。

鸡者,机也。据《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半夜闻荒鸡鸣,曰:此非恶声也。于是,唤醒战友起床舞剑,立志报国。后来,祖逖募士铸兵,挥师北上,收复失地,洗雪国耻,建功立业。

“闻鸡起舞”,从此成为先知先觉、居安思危、奋发有为的代名词,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发愤图强、报效国家。苏秦攻读《阴符》,头悬梁锥刺股,最终学有所长,纵横捭阖名扬千古。宋濂求学从师之时,忍穷冬烈风,行深山巨谷,“勤且艰若此”,终成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再如,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马援“马革裹尸”,刘琨“枕戈待旦”,岳飞“精忠报国”等,皆功成名就流芳百世。

奋斗是奋斗者的通行证,懈怠是懈怠者的墓志铭。时至拂晓,雄鸡一唱,“石涧涷波声,鸡叫清寒晨”。在奋进者的耳中,这啼鸣如春雷当空,“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又如战鼓催征,“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然而,在嗜睡装睡者的梦里,这清脆的鸡鸣却是“恶声”,充耳不闻甚至厌恶至极,昏睡依然,委靡依旧。

“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由此,想到曾经看过的一幅漫画:鸡在奋啼,一位画中人怒发冲冠,双手高举枕头向鸡打去。画题妙语双关:“闻鸡起舞。”这位画中人果真在“舞”,但此“舞”非彼“舞”。不知,1800年前的祖逖看了,会作何感想。

其实,早在3000年前,《诗经·齐风》里就有如此记载。妻子催促丈夫:“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贪睡的丈夫却恋床不起:“匪鸡则鸣,苍蝇之声”。不管是装傻充愣,还是夫妻开个玩笑,公鸡打鸣与苍蝇嗡嗡都毫无共同之处,岂能混为一谈?

岁月更替,时移世易,但闻鸡起舞那种“一日不为、三日不安”的责任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都须臾不可或缺,永远不会过时。尤其是当下之中国,如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既有“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的快慰,也有“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的紧迫。“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并非易事。天上不会掉馅饼,闻鸡起舞正当时。

反观当下,“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无力感,“口袋鼓鼓,六神无主”的彷徨状,“葛优躺”展示的颓废画风,“手机控”折射的无聊生活……面对这些,是选择随波逐流、安于现状,还是闻鸡起舞、动能满格;是做一只忧伤的“吐槽狗”,还是快乐的“实干派”?答案是毫无疑问的。“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对社会而言,奋斗是促进时代前进的动力;对个人而言,拼搏是实现成长进步的阶梯。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对于军人来说,闻鸡起舞、厉兵秣马,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常态;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如此,方能砥砺“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的杀敌本领,涵养“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的赤子情怀,培固“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的责任意识,成就“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的千秋功业。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岁月扑面而来,时光没有尽头;未来就在这里,就在你的脚下。新年的阳光遍洒大地,出征的号角回响耳畔。闻鸡起舞逐晓风,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一种别样的美丽,也是一种特殊的使命。惟此,方能在雪地上留下一串通往春天的脚印。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