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飞行,从来不是无“人”的飞行

来源:中国空军网微信公众号作者:王天益 李国文 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27 13:24

最终,吕军明心中的天平倾向了无人机。关注着域外战场上军事强国的无人机应用,巡逻空天时多次遭遇国外“全天候”无人机……他敏锐意识到:无人作战是未来战争的一大趋势。

加入李浩所在的无人机部队后第一次跟飞,吕军明发现,“这个飞机的能力,目前没有别的飞机可以替代”。

改装3个多月后,吕军明坚信:“从三代机到无人机,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我们这支部队,一出来就站在一个高点上。”该部司令员王进国的这句话,浓缩着无人机飞行员对自己所投身事业的深刻理解——

这是新军事革命的“高点”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无人作战力量,无人机是应用最广泛、研制最活跃的一环。

这是我军空中力量体系建设的“高点”之一。这些年,国产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每次出场都引来多方关注:“9·3阅兵”中首次亮相,空军大型演习中首飞,全军性演习中发射实弹,“和平使命”联合军演中“惊艳表现”……

是高点,就需要攀登。对于从有人机转飞无人机的飞行员们来说,攀登就意味着转型。

转型,迫在眉睫。转隶现部队后第3天,李浩就带着年轻飞行员们开始了理论集训;接装第2天,他就带着大家完成首飞。

转型的路上,李浩是飞行员眼中的“头雁”。

经过6年多的深钻细研,从任务规划到无人机使用管理、机务维修乃至无人机改进升级,李浩都有深刻见解。从厂家技术员到兄弟部队飞行员,大家都称他为“李老师”。

在飞行员们心中,李浩是大家瞄准的“高点”。李浩带的第1批飞行员,用了3个多月完成某型无人机改装。吕军明和陆冬辉是第2批,目前来看,他们可能用时更短……

飞行员们不断为“雁阵”高飞贡献自己的动能。实践中,肖育明琢磨出防止无人机飞行姿态变化时发动机“超转”的方法;结合飞行经验,陆冬辉提出更加符合实战的无人机侦察飞行路线……

当前,部队正准备接装某新型无人机。这一次,几名年轻飞行员和李浩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我希望能最后再带他们一程。”明年再次“到龄”的李浩心急如焚。

“不过,他们人年轻基础好闯劲足,可能很快就超过我了。”想到这里,他又欣慰地笑了。

“每一次放飞无人机,都要争取消除一片‘无人区’”

杜继永博士的笔记上,记录着一次特殊的飞行着陆。

从结果看,那次着陆不算完美:大侧风天气下,无人机差点偏离跑道。

但在杜继永看来,这次着陆意义重大:它催生了又一条无人机操作细则。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