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他为一型战机改了自己的生日

来源:中国军网、人民网等责任编辑:董玥
2017-03-22 08:48

九三大阅兵,8架歼-10飞机在空中拉出8道绚丽彩烟,谁不因此而心潮澎湃呢?

歼-10的横空出世,令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第三代战斗机的国家。这是数以万计的研制人员奋斗20年的结果,也是宋文骢一生的追求。

宋文骢原籍云南省大理县人,1951年5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空九师二十七团机械师、机械长,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他是我国飞机战术和气动布局专业创建人之一,也是我国先进新式气动布局设计技术的开拓者,为我国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8飞机的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1986年被正式任命为项目总设计师到1998年歼-10战机首飞成功,12年时间里,宋文骢把全部的激情与热情融入科学研发,带领团队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给战机植入灵魂部件“小鸭翼”,为中国航空业自主研发大国重器的功劳簿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很气啊,怎么就打不着日军飞机呢?”

最早与飞机的结缘,并不是美好的记忆。宋文骢的童年是在防空警报和硝烟战火中度过的,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日本飞机对昆明没完没了的轰炸。

“防空警报,警报什么呢?——中国飞机跑了,日本飞机来了。我们没有抵抗力啊!”宋文骢扼腕,一个国家如果落后,那挨打起来是没完的。

“我们这一代人,生下来就赶上了‘九一八’。抗日战争时,我每天的生活几乎就是耳边不停响起的空袭警报和整天在头顶盘旋的日本飞机,每天都有人被炸死。那时我们的武器老打不着那些飞机,我就很气啊,怎么就打不着呢?那时我就老琢磨着,应该再发明出点什么弹来,一打就中。”

“我们一定要有很好的飞机。”梦想如同种子般在他心底萌芽。

一刻钟的发言时间,改变历史

1982年2月,中国新一代战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召开。

宋文骢作为成都611所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但任务只是去“帮助参谋参谋,完善完善方案”。或许为了做到优中选优,会议“意外地”决定给611所一个机会,发言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刻钟。

尽管没有飞机模型,没有图纸资料,手里有的只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几张明胶片,但在短短的15分钟内,宋文骢从未来战争怎么打开始讲,提出新战机应该强调机动性、中距离导弹拦射、电子对抗等需求,然后拿出了611所的鸭翼布局方案,令在座所有人印象深刻。经过讨论,会议决定暂停选型,给两个月时间让601所和611所完善各自方案再行定夺。

1984年,经过三次新歼选型会和发动机选型会的反复研究,611所的鸭式布局被选为最终方案进行发展。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