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九一八”:弱国没有“幸运日”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伍正华责任编辑:牛晨斐2015-05-15 10:26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9月18日夜,关东军藉口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炮轰北大营,日本骑兵的铁蹄踏进沈阳城。

对日本的侵略行径,举国震惊、各界愤慨。当时,日本关东军不到两万人,东北军有二十万。除有小部分进行军事抵抗外,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事变发生后,东北军参谋长荣臻传达张学良的命令: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第二天,张学良对记者谈话时说: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由于奉行不抵抗政策,日军三百人就击溃了北大营的八千守军,9月18日当夜很快攻占北大营,第二天占领了整个沈阳城。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东三省大好河山沦入敌手,三千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一片慌乱与无能。党政军要员发表的谈话、讲演,语调语气多灰色阴沉,或有慷慨激昂之词,也多是空话。当时,蒋介石坐镇南昌,忙于红军的第三次军事“围剿”。9月19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160次会议,由吴稚晖、于右任等人电请蒋介石速回南京,商讨应对方策。21日下午2时返回后,蒋介石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对日方略: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发布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蒋介石电示驻烟台海军刘珍年师长:对日本军舰的进犯,勿做轨外行动,以待国际之公理。如果日本海军登岸,我方划出一地,严阵固守。22日,蒋介石在南京国民党市党部党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国人“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服从政府,尊重纪律,勿作轨外之妄动”。23日,张学良派万福麟、鲍文樾到南京,蒋介石接见他们时说:倭人狡横,速了非易,不如委诸国联仲裁,尚或有根本收回之望。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国驻国际联盟的全权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报告事件情况,向国联提出申诉,同时照会美英等国政府,请国际组织主持公道,希望国际各国深切关注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行动。国民党政府的忍痛含愤,诉诸国联,不作抵抗,这是典型的弱国无外交,也是对严峻局势的估计不足,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警惕不够,政治、军事、外交上的应对软弱无力。面对日本侵略,把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重任,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调停和列强各国的干涉上,反而对民众自发组织兴起的抗日救亡运动进行压制。不抵抗政策造成的恶果,使日本的侵略欲望更加膨胀,肆无忌惮地扩大侵略战争,明目张胆地为其侵略行为诡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