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铆在昆仑16年:“西海龙王”变“高原雪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许必成 毛德海 郑光伟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02 03:09

带队巡逻。赵金石

身先士卒戍守“无人区”

2012年,李光辉从水上中队调任该团海拔最高、任务最重、条件最苦的一营任职。

上任伊始,李光辉便摊开防区地图,一个点位一个点位熟悉,然后再到实地按图逐个对照踏勘。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趟冰河、翻达坂、爬高山,足迹踏遍神仙湾、天文点、河尾滩等一个个高耸云天的边关哨卡,行程上万公里,把防区的兵要地志、水文地理、道路交通等情况悉数装进了脑袋中。

随后,李光辉又一头扎到一线哨所驻勤。官兵们告诉记者,一营所属连队平均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前哨的班排大都驻守在海拔5000多米的“无人区”。记者了解到,这些处于边防最前沿的哨卡,没有固定营房,缺乏基本的生活依托,条件极其艰苦。

天文点边防连驻地海拔5170米,驻勤前哨海拔539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山下的一半,紫外线强度是平原的4倍多,作为营长的李光辉,仅在这儿就连续驻守了8个月。听官兵聊驻勤的经历,令记者对李光辉更加敬佩——

冬季气温降至零下40多摄氏度,大伙住在四面透风的简易板房里,即使生上火炉,睡觉时戴着棉帽、裹着棉衣棉裤、穿着棉鞋,可还是冷得睡不着觉,更不必说强烈的高原反应。

一次,李光辉带领官兵前往某山口执行战备巡逻任务,一路上他多次临机组织战斗演练,模拟突发情况的处置。由于训练强度过大,体力严重透支的李光辉头一晕,栽倒在雪地上。醒来后,大家劝他留在原地休息,可他仍坚持带领大家走到预定点位。

其实,李光辉完全可以呆在海拔相对较低的营部,可他为何要一次次地自讨苦吃。谈起初衷,他深有感触地说,“作为一营之长,只有时刻处在一线,才能保持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敏感性,能打仗打胜仗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当营长两年间,李光辉身先士卒、敢打硬仗,先后带队处置突发边情20余次,战胜各类险情30余次,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个人荣获二等功一次,带出一个集体一等功的连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