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辉铆在昆仑16年:“西海龙王”变“高原雪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许必成 毛德海 郑光伟责任编辑:菅琳
2016-03-02 03:09

从“西海龙王”到“高原雪豹”,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团长李光辉16年如一日,铆在4000多米的喀喇昆仑谋打赢。他说——

海拔越高,越要能打仗的军人去守卫

■本报特约记者 许必成 毛德海 通讯员 郑光伟

初春时节,喀喇昆仑寒风刺骨,雪花飞舞。海拔5400米的雪线上,一支巡逻分队正在艰难跋涉。

连续行进了3个多小时后,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指挥员突然停下脚步,双手撑在大腿上喘着粗气下达命令:前方发现小股“敌特”,二组沿前方左侧冲沟,三组从右翼包抄,一组从正面跟我上!

原本还一步三喘向前挪动的巡逻队伍,瞬间便在齐膝深的雪野散开成战斗队形,依托地形地貌向“敌”发起攻击。行动结束时,官兵们感慨地说:“跟着李副团长巡逻,一路上‘战火’纷飞!”

巡逻途中组织战斗演练的指挥员,正是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副团长李光辉。官兵们向记者介绍说,李副团长是个一提打仗就来劲的铁汉子,从军20载,16年铆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练兵打仗、带兵打仗,先后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戍边,躺着都是在作贡献,何苦这么拼命?谈及这个不少人曾问及的问题,李光辉告诉记者:“海拔越高,越要能打仗的军人去守卫!”

交流体会。吴苏琳

班公湖上的“西海龙王”

2000年7月,军校刚毕业的李光辉被分配到海拔4242米、我军唯一的一支高原陆军水兵部队,有着“西海舰队”之称的班公湖水上中队。

李光辉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带队执勤时的尴尬:当时,巡逻艇因发动机故障抛锚,战士们在湖中间束手无策,眼巴巴地看着船艇专业出身的李光辉,可他钻到机舱捣鼓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故障原因。最后,大家只得将巡逻艇划回码头。一路上,李光辉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暗下决心一定要解决好高原船艇修理难题,成为一名合格的船艇兵。

为了攻克船艇高原修理、维护这个“拦路虎”,李光辉找来相关资料,潜心研究、反复试验,有时连梦里都想着这事。他将废旧的船艇发动机反复拆装,没有工具就自行研制,没有经验就自己摸索,练就出一套“听、摸、闻、看”的主机维修绝活。

高原缺氧导致发动机动力不足、功率下降,他就带着10多名技术骨干展开攻关,通过采取增加进氧量、在船尾安装压浪板等方法,使船艇在高原的航速提高10%。

班公湖是高原内流湖,每年11月份冰雪封冻,翌年4月开始消融。湖上的风向、风速和浪级变化莫测,加之湖面狭窄,暗礁较多,湖上行船十分危险。

班公湖的水文地理特征摸不准,如何带领官兵打胜仗!2006年3月,李光辉刚被任命为水上中队中队长,就带着几名骨干去“探湖”。

一次,李光辉带领大家正在测量水深和流速,原本风平浪静的湖面突然乌云密布、风浪骤起,船艇在波峰浪谷间剧烈颠簸,随时有被大浪掀翻的危险。李光辉不慌不忙,冷静地指挥大家测算完相关数据后才决定返航。

还有一次,为了获得某处浅滩的水文资料,李光辉不顾战士们的劝阻,亲自穿上防水衣,下到冰冷刺骨的湖水中,一连工作了三四个小时,测算和记录了数十组数据,完善了航道图的相关资料。

在水上中队工作期间,李光辉手工标绘了百余张航道图,收集整理各种数据资料20余万字,弄清了班公湖中几十个岛、礁、滩的准确位置,被誉为班公湖上的“西海龙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