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晓祺责任编辑:张硕
2017-04-16 13:55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设立进口商品馆,经营8万余种进口商品,“买全球货,卖全球货”的国际化格局初步形成。记者张晓祺

“走出去”要有魄力——

20多年前,陈铭坤或许是第一个留驻波兰的福建商人。20多年后,他在波兰创建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中国福建商品城”,入驻企业已达60家。

“入驻我们商城的企业,大部分都来自福建晋江。”项目投资者陈铭坤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叫响中国品牌,靠的是品质,讲的是诚信。中国品牌制造者必须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交出一份优秀答卷。”

4月15日,两位外商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选购商品。记者张晓祺

“走出去”要靠实力——

采访中,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景南向记者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2006年,许景南想到美国看一场NBA赛事,办理签证时却被拒签了。然而,经过8年发展壮大,2014年1月1日,他们签下纽约时代广场的户外广告位,携手旗下签约的托尼·帕克、肖恩·巴蒂尔等多名NBA球星,身着中国唐装,祝贺世界人民“新年快乐”。

“有实力才能有地位。”许景南说,“去年里约奥运会上,外国运动员身穿他们设计生产的运动服,先后42次登上了领奖台。这不仅是匹克集团的荣光,也是中国品牌的荣耀。”

4月15日,一位外商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选购商品。记者张晓祺

“走出去”要拼智力——

来到素有“中国鞋都”之称的泉州晋江,“晋江——哈工大机器人研发中心”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鞋底加工的“打磨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据介绍,传统工人打磨一个鞋底至少要5分钟,而“打磨机器人”通过三维扫描鞋底后,仅需几秒钟就能完成对鞋底的修边打磨。此外,“打磨机器人”的机械手还能加装多个钻头,实现10个鞋底的同步作业。

泉州晋江的一位制鞋企业负责人说:“拼人工、拼成本、拼规模的老路肯定不能再走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拼装备、拼技术、拼效率。”

“把产品做成品牌,把品牌做出品质,在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的背景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采访中,泉州市一位领导对记者说,“千帆竞渡断浪飞。‘一带一路’必将推动中国的商品、资本和技术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化。”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