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赵云霄:新型作战力量方阵的基层带兵人

来源:人民网作者:黄子娟 谢钢 谷雨责任编辑:朱红
2017-06-19 10:41

“只要关系练兵备战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精细求实”

“出动警报!”“快,快,紧急集合!”当尖啸的铁哨音响起,只需片刻,就会听到一楼大厅内传来密如暴雨的脚步声,落地砸坑一般,就连楼道似乎都在跟着震颤——

瞬时间,人去楼空,一辆辆主战装备快速集结……大家“紧张得要死”,是因为士官长赵云霄搞战备拉动“真的很恐怖”。

战士们说,每天熄灯前赵云霄总要唠叨几句:就寝不能忘战备、睡觉也得睁只眼,衣裤袜按序叠放置枕边,作战靴上铺梯子正下方,军用壶每晚必须换新水,针线包大中小针都别少……谈起这些,赵云霄很坦率:习主席指导练兵备战的一系列指示怎么落到连队工作的“地面”上?不能口头上喊喊口号就完事了,“认识到位过得硬,更要行动扎实过得细!”

战备车辆状况如何,赵云霄会用数字检查。听他报出“237”,一名年轻的士兵立即翻开一个蓝皮本查找,接着钻进装备舱内,在一个犄角旮旯处翻腾,找出了一枚不到巴掌大的特种扳手……

237,是一个编号。新装备下来,赵云霄发现随车配发了几百件大小迥异、类别不同的备品附件,还有不少极为精密,为了方便准确迅速找到所需备件,他带着骨干研究了那样一本蓝色的《备品附件本》,把每个备件都专门作了编号,后面详细记录着型号、存放位置和基本用途等。

“型号不对。”赵云霄眼尖,发现扳手上的标签磨损难辨,而真正的237号扳手比眼前的要略小一号。

士兵急得满头大汗,没有及时更替标签,“太相信自己”导致了张冠李戴。随即,这个隐患被记入战备“纠错集”——《日常战备工作细节汇编》。

担任士官长后,赵云霄牵头解析出紧急出动5大流程,从车辆枪支到锹镐餐具,件件定人明责;从物资准备到集合登车,一一去繁留简,连队全员出动长年保持在10分钟之内。

“习主席指出,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而基层官兵素质过硬靠的就是精细缜密。”当初,新装备列装不到一个月,赵云霄就提出要修改装备说明书上的装备操作程序。

各战位忙闲不均、分工不合理、耗费时间过多,“真正执行任务,耽误一秒钟,可能都要坏大事”。赵云霄带领几名操作员,开始了细致艰苦的试验摸索。

近百个环节步骤,赵云霄都要求用秒表掐算,每次训练还要全程摄像,大家反复对比分析,任何细节都不放过,2个月内尝试了30多种战位组合方式,最终将装备操作时间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编出一本详细到人员、精确到分秒的《装备操作程序》,在全旅推广运用。当年底,赵云霄带队在某联合演习任务中,运用新的操作程序牢牢占据了“战场”主动,受到了演习指挥部的通报表彰,并顺利通过了实战能力考核验收。

围绕真打实备的一个“备”字,赵云霄事无巨细的努力,似乎从来不知停歇。

新装备战术训练阶段,装备之间距离非常关键,如何既快又准地定位装备,成了赵云霄非要钻的“牛角尖”。

他在地上划出一道道刻度线,组织官兵搞起了队列训练,大家每跑一步,都要低头瞅瞅自己的步幅大小,日复一日的细训精练,让每名战士都形成了肌肉记忆,练出了自己的“固定”步幅。

如今,指挥车先“锚定”,其他号位随即向后转,朝着预定方位跑步行进,用自己的脚步就能丈量出各台装备距离指挥车的合理距离,这种“脚步丈量法”使完成阵地部署的时间比大纲要求缩短了一半,误差精确到10cm以内。

“只要关系练兵备战的事都是大事,都要精细求实,来不得一点假的虚的!”这句话说起来轻松,真正做起来,赵云霄不知担了多少风险。

那年参加实兵演习,赵云霄第一次单独带领小分队执行任务,与红方参演部队进行对抗。

演习第一阶段红方就针对性采取了多种措施,让赵云霄他们多次无功而返,直至战斗结束,也没能组织起有效地攻势。

初战败北,赵云霄拿着导演部的情况通报,多次复盘思考,终于发现了问题:红方部队作战素养高,指挥流转速度很快,虽说严格按照装备教材操作规程没错,但这样按部就班,就会浪费最宝贵的时间,错过最佳战机。

“要想斗过强‘敌’,咱就不能按常理出牌!”看着地域平坦、路面平稳的战场环境,赵云霄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干脆对操作教程进行优化,着眼实战效果实施展开环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作战反应时间。

这就如同枪弹射击中时刻处于最后待命击发状态——危险系数自然成倍升高。上级没有要求,顶这么大风险何必呢?好些战士都在替赵云霄“着想”。

“习主席说,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如果怕这怕那,什么都不敢练,一旦有战事,那就会不堪一击。演习场就是战场,就得真刀真枪的干!”赵云霄没有犹疑,打破常规果断行动,实现了“突袭”的良好效果,成为红方部队心头之患。

演习结束后的情况通报,对赵云霄指挥的这次行动给予充分肯定,很快这套紧贴实战环境的作战新流程被友邻部队推广使用。

从此,赵云霄一炮打响,重大演习、关键任务总少不了他。初夏的浩淼北疆,一场大规模演习,赵云霄带领的一支小分队在战场中扮演关键角色。

演习即将开始,导演部突然通报赵云霄所带分队:“经检测,你部作业未达标……”操作程序、设备状态、关键步骤……随队技师排除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原因,急得满头大汗。

会不会是受沙尘天气的影响?看着漫天风沙,赵云霄迅速调度所有的知识理论储备,铺开一张稿纸,推导、演算的公式一个接一个,最终他信心满满,调整装备部署、修正参数设置……几板斧下来,问题迎刃而解。

硝烟散去,赵云霄根据这次实战经验总结出该型装备极端条件下操作“28字诀”,为提高新型装备作战效能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切从实战出发,关键要有过硬的本领打底。”赵云霄所在营教导员宋宏伟说,赵云霄敢于超越常规,超越教材,超越经验,弯道超车的背后,是他日复一日的苦学深研。

这些年,为了磨砺成刀锋上的刀尖,原本知识底子薄的赵云霄先后自学了《军事高技术与信息化战争》《装备操作原理》等60余本专业书籍,报考军事高科技专业自学考试,仅两年时间就获得大学文凭。他先后从事过4个专业、6个岗位主控操作员,做到了门门精通、岗岗过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