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能力考核,官兵有口皆碑的师职后备干部咋被"刷"了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干作余 孙利波 相双喜责任编辑:张硕
2017-07-03 02:54

锐视点

首长机关训练,首先练“首长”

■张红兵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军最高军事学府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战役系招收的首批受训对象就是52名兵团级以上的指挥员。时任院长刘伯承元帅亲自组训任教,练参谋业务、练合同作战、练摆兵布阵,这些戎马半生的将军历经3年全方位受训方才顺利毕业。

练兵先练官,练官先练将,是我军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军得以常胜不败、常兴不衰的秘籍之一。近年来,各级大抓首长机关训练,从“中军帐”严起硬起,为部队训练树起了率先垂范的好样子。然而,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部队组织首长机关训练只训机关不训首长,机关训得严、首长训得松,参谋训得硬、首长训得软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一些指挥员离开了机关就不会判断形势、不会理解上级意图、不会定下作战决心、不会摆兵布阵、不会处置突发情况”,在一次会议上,习主席指出的“五个不会”问题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名将戚继光有云:“况夫为将之道,疆场之安危,三军之生死系焉。”各级指挥员是平时训练的最高负责人,是战时决策的最终拍板者,手握千军万马,身系国家安危,如果事事依赖机关,扔不掉“拐杖”、离不开“保姆”,那指挥战争就如同拿千万人的生命赌博。更何况现代战争形势瞬息万变,军兵种协同复杂,信息量成倍增加,如果各级指挥员缺乏敏锐的判断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果决的执行力,就很难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战时运筹帷幄,源于平时的精训实练。面对强军伟业的召唤,各级指挥员须牢记:无论时代怎么变,军队指挥员的第一身份始终是领兵打仗的指挥员,第一使命始终是带领部队打胜仗。必须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切实以临战的姿态、实战的要求、能战的标准,从难从严夯实训练基础、提升指挥素养。要瞄准作战任务和作战对手,加强军事理论的学习研究和指挥技能的实践锻炼,成为懂作战、通联合、善指挥、精专业、能应变的“知兵会战之将”,这样才能牢牢掌握信息化战争的“指导权”和“发言权”,以“打铁还须自身硬”的实际行动,带领部队赢得“下一场战争”的胜利。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