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深蓝航迹蕴南海文明

来源:海南日报作者:黄晶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6-04-08 18:28

南海诸岛的娘娘庙依然香火旺盛

经过历史的沉淀,相信还有数不清的古代先民活动遗迹消失于岁月中,不曾为考古人员发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西南中沙群岛上的一些建于明清时代的庙宇经过后人的不断修缮,至今香火昌盛。

中国渔民们在西、南沙群岛建了不少这种小庙,并流传这么一句话:“有庙就有井,有井就有人”,亦即凡有人住的岛,都有这种小庙。

据广东省博物馆和海南文化局考古人员1974年对西沙群岛调查,仅在赵述岛、北岛、南岛、永兴岛、和五岛、琛航岛、广金岛、珊瑚岛和甘泉岛就有古庙14座;在中岛、晋卿岛、金银岛等地也有古庙遗迹。

考古专家称,这些庙宇的形制以及祭祀风俗跟海南岛沿海一带相同,说明海南渔民世世代代因袭中国传统文化,面对海上不测风云与旦夕祸福之瞬息变幻,求神佑护平安,在与惊涛恶浪的抗争中,企盼渔业生产如愿以偿。

香港《华夏纪实》杂志主编、作家王业隆,海南万宁人,长期以来关注西南中沙群岛上的庙宇研究,他认为,先代海南渔民遗留下来的孤魂庙和土地庙,是海南渔民开发、经营南海的历史见证。

据王业隆介绍,孤魂庙的由来有一段血泪斑斑的历史。相传500年前的明代,有108位海南渔民到七洲洋(即西沙海域)捕鱼,不幸遇上台风,渔船翻沉,108位渔民葬身大海,成了海底冤魂。

多年后,另一批海南渔民再来这一带海面作业,突遇狂风恶浪,危急之际,这些渔民焚香祷告,祈求108位弟兄解救。霎时间,风浪归于平静,于是,这些死里逃生的渔民便集资在永兴岛修建庙宇,祭祀108位孤魂,称其为孤魂庙或兄弟庙。

王业隆说,孤魂庙一般规模较小,结构也较简单,多是就地取材,用珊瑚石堆砌而成。永兴岛上的孤魂庙就是用珊瑚石砌成的长方型的单间房屋,门前敞开,不设窗户,长宽在2米左右,高1米多,门口有对联:“兄弟感灵应,孤魂得恩深”。神盒中有一座神主牌,牌上写有:“明应英烈一百有余兄弟忠魂神位”。

据了解,在晋卿岛上,有两间小庙或称土地庙,庙的上面刻有“有求必应”四个字,庙里还有两个香炉,因年代远久而呈现残缺不全。

东岛西南角的娘娘庙,还有一幅对联:上联“前向双帆孤魂庙”,下联“庙后一井兄弟安”,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南岛潭门港渔民莫经琳题置。

至于南沙群岛的神庙,一般不叫孤魂庙,而称公庙或土地庙。1975年台湾学者张振国到过南沙,归来后写作《南沙行》一书,记载了太平岛、中业岛、南威岛、西月岛及南钥岛上都有神庙,其中,太平岛的土地庙门上写有“有求必应”四字横批,中业岛的土地庙是由几块宽大的石板搭成,三尺来高,二尺来宽,中间供着石质的土地神像。

民俗学专家称,南沙群岛这些土地庙,亦称伏波庙,祀海神马援。伏波将军马援,后汉时曾经征服交趾而闻名于世,南海一带,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把马伏波当为海神封侍,关于这段的历史记载,见诸于多种文献史料。

由此可见,我国先辈渔民们早已在南海诸岛上居住并建有天后婆庙或珊瑚石小庙,以奉祀天后、伏波、和108位死于海难的兄弟,使孤魂有所归宿,岛上的庙宇无可辩驳地成为南海诸岛早已归属中国的有力证据。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