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国博”看《复兴之路》展览,他们看到了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28 02:18

复兴的火炬

■本报记者 侯 磊

经历过苦难的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尤其对民族复兴有着深切的渴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习主席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从国家博物馆这个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出发,习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从“文化强国”到“科技强国”“海洋强国”,从“富强中国”到“美丽中国”,从“中国梦”到“强军梦”……中国梦的外延不断拓展,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思想火炬。

从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从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到全球治理理念……中国梦走出国门,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结成一个又一个“同心圆”。

日出东方,叩启天穹。中国梦,犹如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灯塔,照亮华夏儿女圆梦征途,汇聚起磅礴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明史。一位哲人说,只有通过历史,才能与民族的初始状态保持生动的联系。

中国梦,正是从历史深处走来。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渊。马克思敏锐地指出:“历史好像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能把他们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似的。”世纪浮沉之后,中国梦的种子在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土地上萌生。“振兴中华”“中华民族之复活”,成为近代中国慷慨悲壮的激响。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成为百年中国始终不渝的追求。

中国梦,开辟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她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做出的庄严抉择。从“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到“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再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明天,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和当代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梦想而交汇,碰撞出触动人心的交响。

中国梦,开启人人筑梦、追梦、圆梦的新时代。中国梦的主体,从宏观而言,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从微观而言,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与世界和平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与美国梦、非洲梦、欧洲梦等人类梦想融汇对接。正如习主席所强调:“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贯穿于昨天、今天和明天历史主轴的中国梦,因为凝结着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才有了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无限光明的未来。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与每个人的梦想交相辉映的中国梦,能凝聚无穷智慧与强大力量,原因是其梦有根。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国梦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波澜壮阔的复兴之路上,中国梦的画卷缓缓展开:从党的十八大到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到五大发展新理念……党中央持续深化对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破解着实现复兴伟业的时代课题。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