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新国博”看《复兴之路》展览,他们看到了什么?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化迪责任编辑:杨红
2016-06-28 02:18

驶自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

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

夏日的浙江嘉兴南湖,该是又逢杨柳青青、波光潋滟的最美季节了吧?在中国共产党迎来95华诞的时刻,那一叶象征着中国革命源头的红船,似乎驶入了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的展厅……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起航,经过艰苦奋斗,建立起新中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在“南湖红船”油画前,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人们凝神细看,久久驻足。

95年前,山河啜泣,民众悲苦。“吾中国四万万人……为奴隶,为牛马,为羊犬,听人驱使,听人割宰。”人们轻轻吟诵着展板上康有为的文字,心情凝重。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不懈奋斗,却都没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面貌。从上海石库门和南湖游船上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历史,在这里高度浓缩。人们从一个个展厅循序走来,展览的色调渐趋明亮温暖,心情也随之开朗奔放——

95年牺牲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将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繁荣昌盛、前途光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当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驶入历史,中国巨轮正破浪前行,中华民族不可逆转地开启了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国梦,可望又可即,可知又可行,是长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的统一,清晰地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宏观基调。”数次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颜晓峰感受很深。

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

在国家博物馆,不同的参观人群立足自身视角会有不同的关注点。

来自海军陆战队的文敏观看《复兴之路》展览,读到的首先是忧患和使命。“作为军人,我们要问一问,为什么旧中国‘和约’越签越多,和平与安全却越来越少!”她说,“作为军人,更要想一想,中国梦不是简单的‘富裕梦’,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又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后盾!”

重温习主席关于强军梦的深邃阐释,陆军某集团军政委陈杰深有体会地说,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带给当代中国军人深刻的启迪和极大的激励。

梦想,是理想与追求,也是动力和希望。如果你问那些刚刚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的孩子“对什么印象最深刻”?他们往往会告诉你,是杨利伟叔叔穿过的航天服和那个圆圆的返回舱。

“今年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它的主题就是‘中国梦·航天梦’!”面对孩子天真的憧憬,杨利伟告诉他们,“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探月工程到火星探测,中国航天将一步步迈向新的高度。”

“梦想有多远,脚步就有多远。”在国家博物馆,你是否也能感受到这句话的回响——

中华民族5000年的璀璨文明给了我们底气和力量,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苦难辉煌赋予我们不屈的信念,中国共产党95年的峥嵘岁月以及改革开放30多年的光辉历程告诉我们:民族复兴,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矢志不渝的努力和奋斗,一个汗水凝聚的中国,一定是美丽的中国!

看《复兴之路》展览,你是否也会和记者一样,在“开国大典”展台旁多逗留一会儿——

在那里,有一个大而透亮的窗口,透过这窗口,你能完整地看到天安门广场的全貌,能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耸立,能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那人民英雄注视着的,那国旗尖上飞扬着的,是中国梦!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