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军67岁生日的时候,我想起了很多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钱宗阳责任编辑:张硕
2016-04-23 17:46

(三)

我曾看到过网友提出的一个假设:如果清政府的首都不是北京而是西安,清军会不会有决心与日军继续打下去?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会不会改变?

会吗?或许不会。

西安,一个深居内陆的城市,一个远离海洋的千年古城,盼望它带给屡遭海上威胁的近代中国以新生,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那年,许多生活在内陆的人不仅没见过海,也没听说过海,更不知海军为何物。清政府战败的消息传来,人们惊讶得合不拢嘴:海那头的“蕞尔小国”,竟然打败了朝廷。北洋水师在威海卫全军覆没,许多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支海军曾经存在过。

那年,一些土地、几座岛屿从中国的躯体上被撕裂了出去,壮士的鲜血染红了太平洋。但对于生活在内陆的人们来说,他们感受不到一发炮弹的威胁,许多地方依旧歌舞升平。

梁启超说:“自甲午以前,吾国民不自知国之危也。不知国危,则方且岸然自大,偃然高卧。”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甲午战争之后,安居内地的中国人才渐渐发现,税收越来越高、苛捐杂税越来越多。因为一纸《马关条约》,两亿两白银予了他人,羊毛出在羊身上。一个国家的危机,最终将传导到民众身上。胃口日渐胀大的日本侵略者,也不再满足于控制几个港口租界,经营几条铁路几座矿山,加紧实施“大陆政策”。

失去了控制海洋的能力,中华民族更深重的灾难已不可避免。

(四)

中华民族有没有经略海洋的能力?翻开历史卷轴,你会发现,那也曾是一片光荣之海。

明朝郑和下西洋,那支两百余艘船只组成的“超级舰队”,早于西方几十年就开始了大航海的探索。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能力和意识,曾经远超于西方。

从光荣到耻辱,从繁盛到没落,“闭关锁国”,这4个字字字如刀,刀刀戳心。盛极一时的华夏大地,犹如一只温水里的青蛙,不知不觉间沦为了列强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然而,如果仅把“闭关锁国”4个字当成是一种“国策之失”,恐怕还太过肤浅。一个曾经诞生过郑和、造出过世界最大最好的“宝船”的民族,何以甘愿自锁国门,隔绝大洋?

深层次的原因,是文化的自闭和思想的保守。有人曾把人类划分为了“海洋民族”和“大陆民族”。按照这个划分,英国人、日本人属于典型的“海洋民族”。“海洋民族”更具忧患意识和冒险精神,“大陆民族”则偏于保守,追求安稳。

中华民族起源于内陆,拥有广袤的土地,世代耕耘,似乎更像是一个“大陆民族”。中国历朝历代的君王,都是从马上得天下,也是在陆上治天下,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多元交织,逐渐形成了中国保守的“陆地文化”。

“陆地文化”一旦生根,海岸就犹如一道天然的城墙,文化观念就犹如一道无形的锁链,将中国人困在了陆地上。当国家触碰到发展的天花板时,很少有人向海洋探索,开拓更大空间,而是关起门来“窝里斗”。“片帆不得下海”的禁令下,不是一场接一场的内乱,就是处于安逸状态的统治者逐渐丧失斗志,思想垂垂老矣。

即便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的“陆地文化”依然根深蒂固。马汉构思“海权论”时,大清帝国正陷于“海防”还是“塞防”的争论中。北洋水师成军不久,以“帝师”翁同龢为首的保守势力,又硬生生地终止了北洋海军的后续建设。

黄海海战后,仍有一战之力的北洋水师为何宁愿退守威海卫,完全放弃海权?原因或许有很多,但不能说没有“陆地文化”在潜意识里的影响。

那句遗臭万年的“攘外必先安内”,其中不也夹杂着“陆地文化”的因子吗?在“陆地文化”的制约之下,莫说一支北洋水师难以扭转乾坤,十支百支又有何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