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转化为高能力,路在何方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乔松柏 李建文 张雷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8-10-24 07:21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他们的理想”

刚毕业时,“战勤班”截获军官何锋第一次进入连队指挥舱,就被舱内密密麻麻的开关按钮和指示灯惊呆了,满舱的外文标注让他眼花缭乱。

啃书本、请教战友、练操作、排故障……从新学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截获员,何锋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这期间,他经历了20余次重大任务的磨砺,多次因面对复杂装备故障而焦虑到几近崩溃。

由于长年在狭小的方舱内紧盯显示屏训练,何锋的视力从入伍时的5.2,变成500多度近视,手指磨出厚厚的老茧,腕部留下难以治愈的腱鞘炎。正是凭借高效的学习和不服输的冲劲,他成长为演训场上闯关夺隘的“牛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他们的理想!”回顾“高学历战勤班”的历史,该团政委周诚志说:“无论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当下和平时期,都有高学历人才怀抱理想,不断加入我们的队伍。这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关键。”

刚毕业那年,为快速掌握天线舱的操作方法,天线舱技师景晓龙把数百个开关和按钮,按照兵器车上的位置,画成一摞摞图纸,随身携带、随时模拟操作练习,硬是将所有开关、按钮全都“刻”进了脑子。

当年年底的技师培训考核,他作为新技师,竟一举夺得专业理论、战斗操作、装备维护3个满分。

在一次演习中,天线舱信息交换突然出现严重混乱。这是之前从未出现过的故障。景晓龙快速查阅90多份技术资料,测量800多个技术参数,彻底查清原因、排除故障,确保演习正常推进。他还摸索总结出“通道对比法”“参数因果法”等排除故障方法,在作战训练中得到广泛应用。

景晓龙不仅精通本专业,还积极学习兵器系统其他专业,掌握了发射装置、雷达系统、电源系统等专业的理论和操作,实现由“专”到“博”的跨越,成为“专业通”,并开始在装备创新、训练革新等更高领域崭露头角。

那年,景晓龙和两位战友起早贪黑自主编程,开发出新装备模拟训练操作平台。这套模拟训练程序软件被推广应用后,大幅提高了部队官兵的训练效率。

在基层这个大舞台上,该“战勤班”的高学历人才成为了练兵备战的“探路者”。他们选择“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生活,以极大的个人付出,终于不负所有人对高学历人才的期待,走到战斗力建设的最前沿。

“请将不如激将,挑战越大他们越有干劲”

一次,营长田忠业问景晓龙:“三天后营里有一次实弹射击,某项参数调整你敢不敢做?”

该项参数调整十分复杂,稍有差池,就会导致发射失利,以往一直由随队专家组实施。即便如此,景晓龙还是接下了这项任务。

“这也许是高学历人才的天性,请将不如激将,挑战越大他们越有干劲。而演训场上的挑战恰恰是将知识转化为战斗力的‘催化剂’。”营长田忠业说,景晓龙受领那次任务后,重温操作原理,仔细研究参数调整的步骤和技巧,没日没夜地模拟操作练习,终于攻下这个难关。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自己的技术水平也实现了大的飞跃。

高学历人才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就在于丰厚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但这些要素与实战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还隔了薄薄的一层“窗户纸”。重大任务的摔打、重大挑战的考验恰恰是捅破这层“窗户纸”的契机。

“第一发弹‘跑了’!”在换装后检验性实弹打靶任务中,第一个开火的兄弟单位首发失利的消息传来,让“高学历战勤班”的博士、硕士军官顿时紧张起来。

这次发射的某型导弹性能优越,按说不应该发生脱靶的情况。

“肯定哪里不对劲。”该“战勤班”截获军官何锋和战友一起,沉着地进行最后一次兵器参数检查。几分钟后,何锋发现一项不起眼的参数,与自己的计算结果有微小出入。

这是个新情况!何锋判断,兄弟单位发射失利与此有关。他果断请示进行最后一次兵器参数调整。

在此之前,各单位对该型导弹的各项参数,都已经做了统一的标校。新一轮的实射马上就要开始,在场的专家和领导都不同意在这个节骨眼上再进行参数调整,以免影响兵器稳定。

“这个装备我最熟悉!如果不调整这项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下一发弹肯定还会‘跑’。”何锋的自信和坚持,终于让指挥组同意了这项参数调整申请。

很快,“高学历战勤班”就完成了相关参数调整,兵器再次开打。

“发现目标!截获!跟踪!发射!”他们一气呵成,完成一整套战斗操作。导弹呼啸而出,并精准命中目标。该营夺得团换装后首发命中目标的殊荣,并且创造了此型兵器射击的多项纪录。

一份份“战地捷报”表明,“高学历战勤班”的高学历骨干成员已经全面成长成熟,并成为带动整个单位战斗力提升的关键支撑。在上级组织的一次防空反导演练中,高学历战勤班引导该营,成功击中某新型目标,名扬整个空军。

在过去的演习和试验任务中,“高学历战勤班”已经斩获了诸多荣誉。

未来,这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高知高智团队还将取得更大成就,也将为基层高学历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多启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