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沾化党组织创始人于慎德烈士

来源:鲁北晚报 作者:李海静、周杰 责任编辑:赵镭饷
2022-10-02 14:32:26

沾化党组织创始人于慎德烈士

鲁北晚报记者 李海静 通讯员 周杰

于慎德,1907年出生在沾化下洼镇于家村,又名于敬庵,沾化党组织主要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

于慎德出身贫困农家,8岁入本村私塾学习,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927年考入无棣县立第一高小。教师李济仓是共产党员,在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主张,鼓动学生罢课反抗反动统治,慎德深受教诲。在校期间,曾参加学生运动,初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

1929年和同学丁润生、石玉廷从家出走寻找共产党的组织,奔走数月,历尽艰辛,无法取得联系。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在校期间,阅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蒋光赤的《鸭绿江上》、《少年漂泊者》等进步文学作品,参加了石景芳组织的“同学会”,抨击时政,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兴办小报,协助石景芳开展进步活动,同学校的反动势力斗争。

1933年,省立四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在校期间刻苦学习,更加积极地阅读进步书刊,研讨社会和人生问题,追求真理,踊跃参加学校的各种进步活动。1935年,北京师专毕业后,经校长罗青山介绍,到临沂的《土地陈报》所当职员。看到《土地陈报》大部分内容是为国民党宣传欺骗群众的,便建议改革,宣传进步思想,但遭到《土地陈报》领导的拒绝。他愤然辞职回家,先后在本县于家、楼字庄等村任教,在无棣车镇高小任教导主任。对贫困学生,他不收学费,并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投笔从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9月,经关星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学生宣传队,下农村、到街道宣传抗日。还利用夜校,向工农青年宣传革命道理,号召贫困农民团结起来闹革命。

1938年春,先后发展王振民、于寿山、于守刚入党。同年9月,任沾化县二区区委书记,并建立了沾化县第一个党支部——于家党支部,他兼任书记。他亲自用毛笔书写传单和标语,还和无棣县党组织负责人傅文沐接上关系,搞到一台油印机,大量印刷传单。有时,一夜之间,标语传单传遍全区各村,造成极大声势,使敌人惊恐不安。

1939年7月,无棣县第二次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他任县政府秘书,协助县长刘宝田培训干部,开展工作。1940年5月的一天,县政府机关在曹庄子(今海兴县内)被土匪武装包围。在激战中,县长刘宝田牺牲,他率少数人突出重围,幸免于难,无棣县政府因损失惨重,被迫解散。1941年3月,调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在宁津、庆云、东光一带,随冀鲁边一地委、一专署机关活动。

冀鲁边区,地处津浦铁路以东,黄河以北。它的南北两端紧逼日本侵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据点济南和天津,东面濒临渤海湾,徒骇、马颊、鬲津等河流横穿其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冀鲁边区是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因此,日本侵略者对这一地区恨之入骨。

1939年5月,为了巩固津南,开辟鲁北,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冀鲁边区特委分建成津南地委和鲁北地委,并建立了鲁北行政委员会。1940年10月,鲁北形成了较大的根据地。北方局为进一步开辟鲁北,将鲁北地委分建成两个地委,称冀鲁边二地委和冀鲁边三地委;津南地委改称冀鲁边一地委。

从1942年初开始,日伪纠集力量,对边区进行空前规模的“合围”、“扫荡”,实行野蛮的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国民党鲁北保安五旅曹振东公开投敌,国民党鲁北保安司令刘景良等部也依附日军。此时,伪化、半伪化的顽军达几万人,日军3600余人,超过我军5倍以上。冀鲁边区17个县有据点456个,边区已完全陷入被敌分割封锁的局面,形势严重恶化。

1942年于慎德和冀鲁边区一地委及专署机关的同志们驻大单家村(现属河北省东光县)。1942年5月,侵华日军华北司令官冈村宁次亲率5万重兵“扫荡”冀中。6月19日,日军包围大单家一带,地委、专署100多名干部战士被敌人压缩到赵家柳林村附近的一片开阔地带。激战竟日,战士大部阵亡,于慎德和专员石景芳率领战士退至墓林中,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肉搏。石景芳战死,于慎德不幸身负重伤被俘,受尽酷刑,但宁死不屈,大义凛然,痛骂敌人。最后,被敌人剖腹,壮烈牺牲,年仅35岁。遗体被当地群众悄悄掩埋。

1945年沾化解放后,将于慎德烈士的遗骨迁回故乡于家村,并为其立碑。当地党委政府每年清明节都要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及中小学生进行祭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2年清明节,在于慎德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中共沾化县委又为其立碑,碑体镌刻“革命先烈永垂不朽”。1992年5月,于慎德烈士墓被沾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革命遗址保护单位,现保存较好。

2015年8月24日,于慎德入选民政部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