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军旅文学:四十春秋铁与火 八千里路云和月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 责任编辑:马嘉隆
2018-12-18 16:43:26

(一)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军旅诗歌,它正是新时期军旅文学最初的滥觞,而军旅诗潮汹涌奔腾的动力,则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部分诗人超越惯常的军旅诗歌思考视野和思维定势,进入到社会的、政治的、文化层面的反思和批判,将军人的职责与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加以重新审视和观照,勇敢地拨响时代琴弦的最强音,如李瑛的《一月的哀思》、如叶文福的《将军,不能这样做》、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他们热烈地呼应了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军旅诗赢得了新时期最初的声誉和影响。

二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和南疆战争的感召下,更多诗人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军营内部和军人自身。或者在战争的背景下重新思考战争与和平(如“战壕诗会”、《山岳山岳 丛林丛林》等),或者在和平的日子里重新寻找军人的价值定位(如《三十天》等)。诗人的人性觉醒导致了抒情方式的根本变化,程步涛、杜志民、马合省、贺东久、刘立云、史一帆等人在开掘军旅生活更新的领域和更深的层面上都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还有尚方、辛茹、阮晓星等女诗人则在军旅爱情诗方面进行了尝试和突破,为军旅诗苑增添了新的风景。

三是80年代初崛起于西北边陲的“新边塞诗”的代表人物周涛,把一股粗放豪迈雄浑的大气带进了军旅诗坛,在诗风上反李瑛而行之,它的近效果是带出了一批豪放派,它的远效果则是陆续产生了一批千行大诗,如马合省的《老墙》、李松涛的《无倦沧桑》、王久辛的《狂雪》等等。

四是在诗歌形式探索上走得更远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崭露头角的年轻一茬,如简宁、蔡椿芳、李钢(也包括稍早的李晓桦和更晚的姜念光、董玉方以及贯穿40年的刘立云等)。他们基本甩掉了已成定势的军旅诗歌传统的包袱,直接从西方现代诗歌艺术中汲取养分,追踪着中国当代新诗潮的步伐,努力寻找诗歌本身的纯粹性,给当代军旅诗歌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革新与挑战。

上述四个方面,也许还不能各自称之为一般意义上的“诗群”,但他们的遥相呼应和交叉渗透确实造成了新时期军旅诗坛多元并存、生动活泼的新局面,从而作为一个以国防绿为标识的总的群体,在改革开放40年中国诗歌的整体格局中,显示出了它独异的风貌和蓬勃的活力。

(二)

继军旅诗歌发轫之后,在思想解放、除旧布新的时代大潮中,一批以部队新闻工作者为先锋的报告文学作家脱颖而出成了弄潮儿。他们长期练就的政治敏锐性、思想概括力、深入扎实的采访手段和倚马千言的笔头功夫,都在刹那间获得了用武之地。钱钢、李延国、江永红、刘亚洲、袁厚春、徐志耕、叶大鹰等人频频出手,《蓝军司令》《奔涌的潮头》《唐山大地震》《河那边升起一颗星》《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走出神农架》《省委第一书记》《百万大裁军》《恶魔导演的战争》《攻击,攻击,再攻击》《南京大屠杀》《志愿军战俘纪事》诸作屡屡轰动,接连获奖,不但和同时期的军旅小说创作打了个平手,在整个新时期的报告文学大潮中也处于领头羊的地位。

此一时期军旅报告文学作家从精神上拥有了“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豪情与魄力。作品内容无论从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来说都是空前的,在题材上呈现出了多向度的选择。他们不但观照现实,更加注重从历史中挖掘经验教训,不但细致描绘时代巨变在军营中的影响和波动,更把笔触伸展到了整个民族、国家的变化上,显示出了宏阔的视野、深刻的理性思考以及囊括一切的创作野心和笔力。他们以“全景式”“卡片式”“问题类”等多种类型的作品结构方式和叙述手段,形成了全方位宏观描述、大规模信息汇聚以及时空延伸等特色,一批作品成了此一时期报告文学中的典范和代表之作,并使这一生动活泼的文学品种,由附庸地位转而蔚为大观。

进入90年代以后,军旅报告文学由兴盛热烈逐渐回落到平稳发展。与此前相比,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全方位发展。突出表现在文体上传统的人物型、记事体与全景式、集合式结构的并存,描写对象的多样化,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真实再现,显示出作家把握生活的全新视野。一批稍后发力的军旅报告文学新进作家如金辉、邢军纪、中夙等人,从步履匆匆紧随时代大潮到驻足沉思潜入深水作业,从赶时效抢新闻到回眸历史,取材的价值定位发生了变化,虽然作品的思考力量和批判色彩有所减弱,但各自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题材领域或生活根据地。如李鸣生的“航天系列”、徐剑的“火箭军系列”、王宗仁的“青藏系列”、黄传会的“大清海军系列”等等。视野的转换或缩小不但体现了时代发展所具有的特点,而且保证了创作资源的丰厚与绵长。

进入到本世纪,随着资本力量的无孔不入和文学的不断边缘化,报告文学也呈现退潮之势,但就在这水落石出之中,少数大体量、高质量的军旅报告文学作家有如孤岛耸峙,支撑住了军旅报告文学的半壁江山。其中最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是一大一小。“大”是王树增“非虚构”的宏大叙事,从《长征》《朝鲜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以一人之力,重新全面、系统、深入而艺术地还原中国现代革命战争史,既有高屋建瓴的思想穿透和恢弘的历史场景重现,又有细腻入微的人性理解和艺术肌理呈示,在赢得市场的同时,也成为了最受欢迎的党史、军史、国史教科书。“小”是余戈异军突起的“微观战史”写作,他以滇西为切入点,历经数年,梳理剔抉,洞幽发微,写出了“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龙陵会战》《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以海峡两岸、日本、美国的战斗详报、电文、地方史志、新闻通讯、“三亲者”回忆等材料为基础,详加辨析,互为参照,以逐日甚至逐小时为密度,生动细腻地描绘出令人无法想象的艰辛、繁难、残酷的战争图景,甫一问世,就获得了业内专家和无数军迷的高度认可和热情追捧,在此一领域,王、余堪称双璧,熠熠生辉,是当下军旅报告文学的标志性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