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人,“网生代”心里的火要这样点燃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马东浩责任编辑:董玥
2017-09-12 14:14

点燃“网生代”心里的那团火

——增强带兵管兵的科学性有效性④

“网生代”“二次元”“拇指一族”……具有鲜明网络时代特征的年轻官兵来到军营后,不但为人民军队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带来了不一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兴趣列表。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但是总有人能看到这火,然后走过来,陪我一起。”带兵管兵的主体对象是年轻官兵,其根本在于做好年轻官兵的工作。“年轻人永远是对的,因为他们身上有未来的味道。”作为带兵人,只有读懂“网生代”官兵,了解他们的世界,才能带出一支堂堂正气、融融暖气、虎虎生气的部队。

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地被时代的洪流裹挟,都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的烙印。时代的列车似乎是在“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声中隆隆前行,但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差。如果我们撕去简单化的标签,仔细打量年轻一代,就会发现一切不同都可以从成长环境上找到原因。正如恩格斯所说:“人们酷肖他的时代,远胜于酷肖他们的生身父母。”

今年“八一”前夕,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一款上传个人照片即能合成不同年代军装照的H5产品,很多青年网友将自己的微信头像改成了英姿飒爽的军装照,以表达对中国军人的崇敬与热爱。这恰恰说明年轻一代胸中同样装着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们追求时尚颜值,也追求事业峰值、奋斗价值。

他们大多都怀着“战狼”的梦想,甚或一个游戏世界的偶像来到军营,都渴望在军营成就出彩人生。同时,他们把入伍动机锁定为一个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考军校、转士官、学技术等。入伍前是“低头族”,到了军营则变成“沉默族”,有什么想法,不找战友找网友。

他们有激情、不服输,渴望有表现自我的机会,相信“奋勇前进,终能到底”,崇尚“在未来,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渴望“秀”一场、“酷”一把、“牛”一回。然而,一旦受到挫折,很容易打退堂鼓,甚至连“再试一下”的勇气也失去了。

他们见多识广,借助互联网,“论知识天文地理都懂,论朋友天南海北都有”。但是,“和网友侃侃而谈,和骨干相对无言”;“打扫卫生毛手毛脚,紧急集合笨手笨脚”。置身于火热的军营,他们经常权衡的是,“干部骨干和微信好友到底哪个更可亲”“炫美的‘二次元’和真实的‘面对面’到底哪个更需要”。

他们可塑性强,却不愿接受约束。他们知道从军的路上注定与艰苦和纪律相伴,能够自觉接受锤炼和锻造。然而,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他们,也渴望多一些像游戏中的精彩,多一些私密的时间和空间。

带兵人应努力成为慧眼匠心的“雕刻家”。每名“网生代”官兵,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千差万别的官兵,需要千差万别的带兵方法。优秀的编辑改文章,多用“雕刀”,少用“锉刀”。带兵应用求实的态度、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理解“网生代”官兵。如果舍“雕刀”不用,而是拿“锉刀”一磨了之,把严格当严禁,把特点当缺点,把有思想当爱挑刺,就会把兵看歪了,把兵管死了。

带兵人应努力成为展翅高翔的“领头雁”。老兵是新兵的框子,新兵是老兵的影子。良好的形象、过硬的素质、得体的举止,都是带兵人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练兵之法,管之为要;管兵之法,习艺为要。带兵人应敢于在训练场上当标杆,学习成才上当榜样,廉洁干事上当镜子,把言教和身教一致起来,以真理和人格的力量感召部队、影响官兵。

带兵人应努力成为播撒火种的“火炬手”。“大脑不是一个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炬。”每名官兵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许党报国的梦想等待被点燃,最需要的是指点而不是指指点点,是赏识而不是视若无睹。如果带兵人时时都能以父母心、兄长情来对待“网生代”官兵,生活中多一些真诚,思想上多一些沟通,工作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一定能够把话说到一块、情融到一起,真正让“网生代”官兵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上拓展人生光谱,创造精彩未来。

(作者单位:96854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