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德励志向善 什么才是留给子孙的“好东西”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铁坑责任编辑:李晨
2017-05-17 03:12

给子孙留什么?

给子孙留什么,并非一个人到了暮年才该思考的问题。作为家中的一分子,时刻注重修身养德、励志向善,既作榜样又正家风,这才是真正给子孙留“好东西”。

“人之爱其子孙也,何所不至哉!”子孙是血脉的延续、生命的传承,苦心经营为子孙留点“好东西”,是人之常情。但应该留什么、能否守得住,却要打个问号。 

清代中丞李馥,号鹿山。此人嗜书,收罗了大量古籍善本,他的藏书标有图记,上面写着“曾在李鹿山处”。王应奎在《柳南随笔》中评价:“中丞所刻六字,寓意无穷,徇达识也。”与李馥爱好相同的人不少,图记多为“某氏收藏”“某人收藏”,以示为某氏某人所有,他人不可夺。然而,现实却像王应奎所讲的,“不及百年而尽归他氏矣”。 

明代藏书家虞守愚便是如此。他拥书数万卷,视之若珍宝。为更好地传书子孙,他在池中建“东崖书舍”贮之,池上架独木桥,夜晚则撤去。书舍门口还贴着字:“楼不延客,书不借人。”可叹的是,这些书并未在虞家停留多久。学者胡应麟虚开高价,虞氏子便把所有书装了船。书送到后,胡应麟又称“贫不能偿”。最终,大失所望却急于得金的虞氏子以极低的价格,把书卖给了胡应麟。不知虞守愚泉下得知,当作何想。 

与虞守愚相比,唐代的李德裕用心更深。李德裕竭尽心力建了座平泉山居,此园名品甚众,台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草、珍松怪石,靡不毕具。为督使后人守住园子,他在《平泉山居诫子孙记》中不仅细述了建园的艰辛,还严厉地告诫:“鬻吾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平泉一树一石与人者,非佳子弟也。”可即便如此,园中珍奇还是被洛阳有力者取了去。 

“其得之也既难,则其临终之时,必然留连眷恋,而惧子孙之不能守也。岂知子孙之贤不肖,志趣迥别,即千言万语,安能禁其不与人哉?”明代谢肇淛看得透彻,他盖园子,并不费气力去找那难得之物。行走在山间,见到路旁有好看的石头,就搬回去放在花竹之间,累积下来,园子便添了几分郊野间的乐趣。谢肇淛说,这么一来,即便他日放弃也易于决断、少些牵念。 

藏书筑园,子孙未必能守,遗金留财更是如此。朱之渝在《杂著·教子》中说:“先贤有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今人但思积金以遗子孙,所见亦浅矣。”以钱财遗子孙,无论是“损其志”还是“增其过”,都不是对子孙最好的爱,更何况“钱财传家”的说法闻所未闻。 

诸多不能守,到底该给子孙留什么?蒲松龄笔下的《钱卜巫》启示我们:以德遗后。文中的主人公夏商诚朴无二、躬耕自给,乡人都很敬爱。然而,夏商一直没交好运,直到58岁忽获巨金。暴富之后,他越发接济贫穷,而且慷慨不吝。妻子劝他留给子孙,他说:“这就是给子孙留东西。”后来夏家子孙承继、数世不衰。 

明嘉靖年间,都指挥使戚景通病危,很多人上门探视。见他住宅简陋,大家关切地问:“您没给妻儿留下一点产业,今后他们怎么过?”戚景通摇摇头,把儿子戚继光唤到病榻前说:“为父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只留给你一颗忠贞爱国之心。”后来,戚继光继承父志、苦练武艺,终成一代抗倭名将。由此可见,精神的传承最有价值,也最能流长不歇。 

笔者家乡有一风俗。每逢白喜事,村中长者便聚在柩旁竟夜长谈,这一风俗又称“坐夜”。“坐夜”时,孝家子孙在一旁端茶倒水,恭敬地听。长者所谈,俱为逝者生前的高德善行,不少旧事子孙未曾听过。“坐夜”会持续好几天,直到逝者被送上山。这一风俗很受尊重,也有利于孝家把逝者的优良品行传下去。 

古人说:“夫门内之行,其渐渍子孙者,直入骨髓。”这句话,深刻道出了家风好坏对子孙的巨大影响。给子孙留什么,并非一个人到了暮年才该思考的问题。作为家中的一分子,时刻注重修身养德、励志向善,既作榜样又正家风,这才是真正给子孙留“好东西”。假如这个宝能传承下去,家的根本也就能守住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