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改革 你是"怀才不遇" 还是"怀才不够"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路光永责任编辑:李晨
2017-04-21 04:02

不愁“怀才不遇” 就怕“怀才不够

■路光永

一个曾经的标图高手,初看卫星图像,如坠五里云雾;过去的一位训练行家,乍上联合作战演训场,颇有力不从心之感。面对“本领恐慌”的烦恼,一位同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愁“怀才不遇”,就怕“怀才不够”。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古时候,确有一些才高八斗而空怀抱负的人。他们常常借酒浇愁、对月长叹,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时光荏苒,时代变迁,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尤其是随着新知识呈几何型增长,人们未知的领域越来越多,不懂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一个古人即使学富五车,如果像电影里面描述的那样穿越时空来到现代社会,恐怕也不敢说自己“怀才不遇”了吧?

改革是与旧体制的告别,与新时代的拥抱。新一轮改革,重塑了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告别了过去那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建设和工作模式,向联合训练、联合作战迈出了一大步。一位西方军事家说过:“当军队为你别上将星的时候,并没有同时给你发放智慧。”装备可以配发,唯独智慧无法配发;完成了岗位转换,不等于实现了能力升级。面对新的体制机制,大家都是“新手上路”。过去熟知的东西,现在过时了;过去掌握的知识,现在用不上了。一些同志产生“怀才不够”之感是正常的。跟上新节奏,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需要这种“怀才不够”的紧迫感。看不到差距,感受不到危机,就难以在能力素质上实现真正的跨越,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加紧集聚大批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搞现代化建设、抓军事斗争准备,核心的问题是人才。现在,部队技术构成日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过去在没有水的地方打仗,我们有经验,但是在水里打仗的经验就缺乏了。”今天我们要面对的,不仅有水里的,还有天上的、太空的、网络的。如果“怀才不够”,没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军事技能,恐怕连武器装备也操作不了,更别说能打仗、打胜仗了。

转型先转素质,变革先变能力。“怀才不够”,工作必然在低层次循环。精简之后,层级减少了,部门“瘦身”了,但少数干部“骨骼”未强,遇事就忙乱,用力就“发喘”。担大事难事,肩膀不硬,干急活重活,力量不够。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必须努力改变“怀才不够”的状况。能力不升级,驱动不了新体制;素质不提高,体制机制再好再科学,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

学以增智,学以强能。“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解决“怀才不够”的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就靠学习、靠钻研。延安时期,党中央为解决干部队伍里的“本领恐慌”,发起成立学习小组。毛主席在谈到学习的重要性时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他自己亲自担任学习小组的组长,加以指导和督促,从而使学习运动收到“绝大效果”,为党进行即将到来的伟大斗争作了能力上的准备。

“脖子以下”的改革逐步推开,官兵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是正常的。怕这怕那,根源就在于“怀才不够”。改革的深化,既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领是最好的“压舱石”。能力强、本领大,到什么地方都不怕,什么样的改变都可能是新的窗口。“怀才不够”,想法再多也会力不从心,蓝图再美也无济于事。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真正的人才,如锥处囊中,迟早会显露出来。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因而牢骚满腹,不知进取,真到用时,就可能“怀才不够”;老担心自己“怀才不够”,平时奋发学习,日积月累,最终绝不会“怀才不遇”。有诗人讲,谁想不落伍,谁就得积极进取。身处改革的激流,不日进者必日退,守成到头来必然一事无成。只有一刻不停地提高本领、增长才干,才能在改革大潮中奋力前行、乘风破浪。

(作者单位:武警青海省总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