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谈谈科技兴军的逻辑

来源:“军事科技与防务动态”微信公众号作者:杨彩霞责任编辑:刘秋丽
2017-04-12 14:59

一、科学技术是重要的战斗力

学习时报记者:习主席提出要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对此,应当怎样理解?

曾华锋:习主席提出科技兴军这一重要思想,是为了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此,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学习领会。从历史上看,科学技术是军事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和创新,都会引起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军事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战争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军事革命,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演进到今天的信息化战争。适者兴、违者衰。一些国家抓住军事变革的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军事强国。近代以来,我国曾错失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机遇,屡屡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正是利用其科技革命的成果——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当时,清军统帅杨芳竟把英军的坚船利炮当成妖物,认为用妇女污秽之物就可以抗敌,于是,“马桶”被当成御敌“利器”。这种无知成为了历史的笑柄。在内忧外患下,中国被迫开启了军事近代化进程。由于受到当时观念、制度、科技的限制,“师夷长技以制夷”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因科技文明滞后而衍生的衰败之局。北洋舰队樯橹灰飞烟灭,甲午悲歌重演;义和团自恃“刀枪不入”,为八国联军入侵铺就血路。直到新中国成立,由于我们高度重视国防建设,成功研制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武器装备,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才顶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自主、尊严。正如后来邓小平所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历史充分说明,一个国家在军事革命中的作为,将对其兴衰和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石海明:从现实上看,当前军事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它以信息化为核心,以军事战略、军事技术、作战思想、作战力量、组织体制和军事管理创新为基本内容,以重塑军事体系为主要目标,以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为标志,以太空和网络攻防为军事竞争新的制高点,正在推动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影响之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所罕见。面对风起云涌的军事革命浪潮,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调整安全和军事战略,以前沿科技创新为杠杆,撬动部队建设转型,争夺军事战略主动权的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美军在总结反思近几场局部战争经验教训基础上推动“二次转型”,加紧实施“第三次抵消战略”,不遗余力地推进军事技术创新。俄罗斯围绕建设“职业化、常备化、精干化”军队深入推进“新面貌”军事改革,提出“创新型军队”建设理论,着力打造信息化新型军事力量。其它主要国家也纷纷加大军事创新步伐,谁也不甘心落伍掉队。

曾华锋:军事领域是对科技前沿感知最敏感的领域。军事竞争历来就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谁见事早、动作快,谁就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制高点和主动权。我们能否在未来军事竞争中后来居上、弯道超车,主要就看我们能否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站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洞察世界格局走势,准确把握科技发展态势,主动应对军事变革趋势,反复强调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科技创新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次又明确提出,要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吹响了科技兴军的时代号角。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