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改持续推进,置身局外、笼袖围观不可取!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廖文生责任编辑:菅琳
2016-10-26 04:55

挺膺负责的担当不能少

■廖文生

车陷泥泞,大家离座去推,才能继续前进;舟遇逆流,人人奋勇挥桨,才能破浪前行。无论是离座推车还是奋勇挥桨,都是视集体责任为“我的责任”、视群体义务为“我的义务”。干事创业、攻坚克难,少不得这种挺膺负责的担当。

勇于负责、敢于担当是我军官兵的特质。战争年代,每当前线吃紧,部队无论炊事员、饲养员还是给养员,人人都拿着枪弹背着刀,豁出命来浴血杀敌;和平时期,每逢抗洪抢险,官兵不分职务高低,人人都扛着沙袋往前冲,倾尽全力固堤守坝。责任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我军之所以能屡胜强敌、创造奇迹,就在于使命任务当前,无人退缩、无所保留,汇涓滴之力以成大海。

人不可脱离责任而生,业不会脱离责任而成。难以想象,一个有责不尽责的军人,能够挑起备战打赢的重任;一支遇责不担责的军队,能够驶上高速发展的车道。特别是在矛盾交织的转型期、爬坡过坎的跃升期,如果遇到困难推诿、面对责任推脱,问题就会保持原状、事业就会停滞不前。正如古人所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军队改革推进到现在,方向已明确,难点已呈现,阻碍已了然。突破难点、扫除阻碍,瞄准方向加速前进,既需要带头人领航者拓荒开路,更需要“众人划桨开大船”的集体智慧、群体力量。当前,面对改革强军大业,应对种种困难挑战,大多数官兵倾注满腔热情,殚精竭虑、身体力行。但要看到,置身局外、笼袖围观的也不乏其人。

比如,新体制下促进部队深度联合,有人认为“别人不负责,我想负责也负不起来”,不主动伸手或搞象征性握手;探索部队转型新理念新思路,有人认为“大家都不负责,我一个人负责也白搭”,既不深思更无熟虑;按照新编制重划工作界面,有人认为“别人对我不负责,我对集体负责是犯傻”,对现有局面能守则守、不思进取;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式,有人认为“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消极应付、不推不动。凡此种种,是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缺失的体现。

改革是立体化的重塑、综合性的工程,既有关乎全局的顶层设计,也有针对局部的制度完善;既有整体结构的优化提升,也有个体层面的单兵升级。因此,它不是哪一个人的“指定担子”,也不是某一个层级的“专有任务”。畏难怠惰、患得患失,袖手旁观、敷衍了事,这与军人身份格格不入,也与曾经的理想背道而驰。

干大事、成大业离不开“代入意识”。实施改革强军与实现宏伟蓝图,两者是一个有条件、有限定的逻辑等式。只有每名官兵都把躬身入局、挺膺负责的自己“代入”进去,等号才能成立。强军我有责,改革我担责,转型我尽责。人人视强军为己任、以改革为己责,就没有过不去的难关、攻不下的难题。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年,刘邓大军不要后方、自断后路,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越有利。”这种敢负责、能负重的“扁担”越多,实现强军目标就会越顺利、越迅速。

(作者单位:73096部队)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