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路遥知“马”力:给这位马班长再多一点时间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 作者:方吉 周麒 徐科仪 责任编辑:杨帆
2018-12-06 20:57:28

人物名片:马言华,1984年3月出生,2003年12月入伍,2008年8月入党,中专学历,四级军士长军衔,现任中部战区地空导弹兵某营侦察通信连雷达排油机班班长兼司机。入伍以来,先后被师团表彰为“红旗车驾驶员”、“优秀士官人才”、“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荣立三等功一次,2013年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三等奖。

雷达守护者祖国的天空,马言华守护着雷达。

时光如梭我如柏:一切只是初来时的模样

来到侦察通信连,笔者发现一个现象,无论在哪个角落,迎面而来的无论是主官还是新兵,看到马言华,都会尊称一声“老班长”。

所谓“老班长”,并非单纯强调资格老,更多的是一种尊重。是他带过的同志发自内心的尊重,也是其他官兵对这位四级军士长由衷的敬意。今年已经是马言华入伍的第15个年头,论资历,他是连队兵龄最长的士官;论本事,他是全营数一数二的司机;论人品,他是所有人都尊敬的老同志。可就是这样一个老兵,在队列里永远是站得最挺直的那一个,在训练时永远是最认真的那一个,在工作中永远是最扎实的那一个。

其实初入部队时,马言华也经历过“新兵蛋子”的岁月。2003年,怀揣从军梦的马言华放弃地方高薪工作,毅然选择了入伍参军。没想到的是,刚到部队就吃了几个“下马威”,做事莽莽撞撞,错误不断。有一次,初来乍到不懂装备的他因为好奇而进行了违规操作,被连队点名批评。因为这事,马言华郁郁寡欢了很久。然而他天生就是一个要强的人,暗自定下决心,知耻而后勇,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班务会上,马言华和战友交流装备维护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马言华总结出了一套“理论加实践”的学习方法。一方面,他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只有中专学历的他面对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多少有点力不从心。但他“笨鸟先飞”,成了每天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的人。好几次连长半夜查房发现自习室里亮着“长明灯”,一准儿是马言华那孜孜不倦的身影。

在操作方面,他同样表现出了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不知道怎么做,就观察老班长,修理方面弄不明白就四处请教,每天晚上追着别人“批斗”自己,在小本子上一条一条记下自己的不足。凡事最怕认真二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马言华的各项素质都达到了很高水平,专业功底非常扎实,小本子上的缺点越记越少,交给他的事办得又快又好,领导和战友都对他刮目相看,年底顺理成章被评为优秀义务兵。

马言华和徒弟一起排查油机故障。

直到现在,马言华在工作时仍是丝毫不打折扣。有人问他,你兵龄都这么长了,为啥还这么拼啊?他总是严肃地回答:“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把职责完成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不能因为自己兵龄长了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做好一件事容易,但十几年如一日地严格要求自己,却是难能可贵。马言华用他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成为了全体官兵尊敬的“老班长”。

铁骨柔情真汉子:任何时候我都要冲锋在前

人生很漫长,但需要选择的却也只有那关键的几步。对于马言华来说,2011年那场暴风雨尤为难忘。那天深夜,部队驻地遭遇60年一遇的暴雨突袭,狂风夹杂着雨水,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拍打着窗子。这噼噼啪啪的响声,搅动着马言华本就烦乱的思绪,让他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马言华刚和做完手术的妻子通完电话。虽然妻子在电话中反复强调自己一切良好,让他安心在部队工作。但马言华知道,这么多年,为了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妻子在他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让他分神。想着妻子拖着虚弱的身体反过来安慰自己,这位平时坚毅的汉子不禁潸然泪下。

马言华和父亲带着女儿参观西柏坡纪念馆。

马言华精心维护保养油机。

而此时的窗外,狂风开始呼啸,雨声也越来越大。马言华突然心头一紧,近乎狂奔地把所有号手叫起,让所有人赶紧穿上雨衣去阵地……那一晚,马言华和战友们在黑暗和暴雨中,冒着危险将雷达天线降下。在战友走后,他又守在雷达旁守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营区里粗壮的树木都被风雨吹得倒下一片,但是雷达却安然无恙。战友们看着马言华布满血丝的双眼想要发问,他却摇摇头说,“我是骨干,组织把我放在这个位置上是信任我,这种时候就应该冲锋在前。”事后,得知真相的战士们纷纷感叹,马班长铁骨柔情,真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

马言华就是这样一个人:越是急难险重的情况,他越是冲锋在前。越是繁杂的任务,他越是表现的一丝不苟。在多次大项任务前,他会逐台车辆检修到深夜,十几年的“老装备”仍能机动300公里而不出任何故障……就在近期,营里配发了新卡车。当考虑到司机的人选时,营领导第一时间便想到了马言华。宣布命令的那一刻,营长说:“这车让马言华开,我放心。”

马言华维护陪伴自己多年的“老伙计” 。

用心育人显真情: 没有带不好的兵

“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关键就看我们怎么带。”这是马言华多年来的心得。带兵方面,他讲究“以情带兵,因材施教”,用一片真情实意,赢得战友们的尊重。

雷达排的直招士官小陈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为一名大学生,当兵之前对部队总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然而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他刚来不久便感到了各种不适应,情绪渐渐低落下来。马言华看到后主动找小陈谈心,在教导他从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同时,言传身教,一点一点帮带。在马言华的影响下,小陈适应了部队的节奏,并逐步成为技术骨干,次年还由于表现优异入了党,被评为优秀士官。

马言华耐心给战友们讲解理论知识。

还有一次,马言华发现战士小李工作时总是无精打采。询问后得知,由于在训练中老是慢板拍,小李一度拖了班级的后腿,遭到战友们的“非议”,一度出现“不想干”的想法。马言华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悉心教理论,手把手教操作。在马言华的努力下,小李很快脱离低潮期,渐渐地赶上了大家的步伐,并在年底的考核中进步显著,甚至赶超了不少同年兵。

有了前面的成功“案例”,前来主动找马言华“取经”的战士也越来越多,有寻求疑难解答的,也有找老班长谈心的,大家都从心底里佩服这位有本事、技术精、脾气好的马班长。

马言华向官兵们讲解”铁拳头“精神,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后记:马言华15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以报国之心坚守一个平凡战士的初心。只有初中学历的他,通过勤学苦练、钻研思考和岗位奉献,如今的马言华已经成为雷达和司机领域的行家里手,自入伍以来,他排除的车辆故障大大小小上百起,驾驶行程上万公里,每次排除一个故障,他的脸上就扬起喜悦的笑容,甚至比他荣立三等功时还要开心。马言华一年四季装备车的钥匙都挂在腰间,它代表一个战士对自己岗位的无限热爱。当问起对未来发展的想法时,他这样回答:“明年可能就要离开了,但部队永远都是我的家,我热爱这里的一切,我要时刻践行自己入伍时的初衷,在现有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洒下自己的最后一片热枕。”

(摄影作者:李卫民 张虎)

解放军报记者部·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