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再见,十月!我很想念他们

来源:一号哨位微信公众号 作者:哨位君 责任编辑:于海洋
2020-10-31 21:51:46

10月末,我站在鸭绿江断桥一侧,身边游人如织,欢声笑语。

70年前,那群背着步枪和炒米袋奔赴异国战场年轻人,如今去哪了。

这几天,从丹东到沈阳,我们和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同志一起,追寻着当年那群年轻士兵的足迹。

真的,特别想念他们。

断桥

从卢沟桥到鸭绿江断桥,斗转星移13年,不同的敌人再一次把战火推向中国,只是此时的中国已经不再是13年前的中国,桥也不再是那座桥。

▲卢沟桥事变中的中国士兵

▲志愿军部队通过鸭绿江桥

断桥在丹东。

矗立在鸭绿江中的这座桥,承载着这座城市的灵魂,也见证了中国人站起来时,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

70年前,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过江点,主要集中在丹东市和宽甸县以及吉林省辑安市、临江市这几个地方。

▲鸭绿江桥钢架结构上的弹孔

风萧萧兮易水寒,1950年10月19日傍晚,秋雨潇潇,浓云压顶,志愿军第40军120师、119师,第39军第115师、116师,炮兵第1师等部队由丹东鸭绿江桥秘密向抗美援朝战场进发。

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站在桥边,默默地注视着部队行军南进,心潮澎湃。在回忆录里,他袒露心声:有这些久经战争考验的部队入朝,敌人感恩节前结束战争的美梦必然破碎。

跨过鸭绿江桥中心的志愿军战士以同样的方式向祖国告别。据志愿军老战士回忆,当时向前一步便是生死存亡之地,但是为了祖国安宁、为了和平正义,他们没有丝毫动摇,还暗自发誓,不打跑侵略者,决不回来再见祖国。

丹东

以正义之名,将士齐心,为祖国而战,这就是志愿军为什么能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精神感召下的丹东人民,同样为抗美援朝战争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让我们以鸭绿江桥为引子,看一组数据吧。

从1950年11月8日起,也就是第一次战役结束没多久,被志愿军从虚幻的梦境中打醒的美军,开始每天派出上百架飞机对志愿军可能入朝的地方实施连续轰炸,截至1950年底,鸭绿江桥共被炸坏14次。

▲鸭绿江畔出土的炮弹

为了确保志愿军部队安全过江及军需物资及时送达前线,丹东人民冒着敌人的轰炸,反复抢修大桥,保证大桥畅通无阻。

在反轰炸斗争中,丹东共涌现出抢修、抢运英模人物 500多名,其中,受到东北人民政府和东北总工会表扬的模范就有39个。

一桥飞架东西,一桥横断江中。

当我们驻足鸭绿江之滨,瞩目仰望江上的两座大桥,看到的决然不是桥的本身,钢架结构上的弹孔和突兀矗立在江中的桥墩,透过岁月的雾障,清晰地向人们展示着历久弥新的历史痕迹,向人们讲述着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1950年8月起,美空军不断侵入中国东北领空

“敌人把炸弹扔到我们的土地上,希望你在朝鲜英勇作战,我也要努力生产,咱们共同努力来保卫和巩固咱们的好日子。祝你立功当英雄。”

“你在前方英勇杀敌,妈在后方要加劲拥军支前。敌人的炸弹、大炮吓不倒咱们……妈还希望你转告全连队的同志,就说后方人民一定更加劲支援你们。你们狠狠打击侵略者吧,消灭吃人的猛兽、喝血的魔鬼。”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分别是丹东一位妻子和一位母亲写给丈夫和儿子的信。尽管语言风格各异,但表达的都是戮力同心打败侵略者的决心。

▲夕阳下的断桥遗址

送儿、送郎,上战场,这样贴心、激励的言语跨鸭绿江,瞬间成为志愿军战士英勇作战的新动力。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洗衣队、救护队、宣传队……丹东市妇女同胞为了支援志愿军作战也是蛮拼的。

不过,这只是丹东人民支持抗美援朝的一个缩影。从1950年10月第一批志愿军由丹东入朝,直至最后一批志愿军由丹东回国。数年间,鸭绿江大桥不仅见证了志愿军前仆后继的英勇顽强,还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一段佳话。

▲矗立在鸭绿江中的断桥桥墩

2年零9个月,丹东市1400多名优秀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军,数万名志愿民工奔赴朝鲜前线,1900多名青年和市直机关工作人员为志愿军献血58万多毫升……实现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的诺言。

看,这就是一座英雄之城的担当。正是见证了这种担当,这座断桥才会让人魂牵梦绕,因为所有的牵挂皆由刻苦铭心的记忆凝成。

归来

这是一面墙,一面由138块高3米,宽1米黑色花岗岩组成的墙。

这是一面墙,一面镌刻着174407名抗美援朝英烈名字的墙。

站在这面墙前,无论多么高大的人都显得渺小。

驻足于墙前,人们严肃且虔诚地寻找着,或许寻找历史的记忆,或寻找失落的情亲,抑或是寻找心目中的英雄。

烈士英名墙后面的墙中腰,有一条像是黄铜铸成的长边,宛如一条时光隧道连起了几代人的悲欢离合。

第七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多月,关于回家的话题却始终是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最敏感的点。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宣教科科长王春婕谈到前后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的情景时,几度哽咽。尤其是回忆起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她哽咽着说了很多个“激动”。

▲退役军人孙军连续7次参加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车勤保障工作,他把通行证作为迎英烈回家的见证,珍藏于他驾驶的车辆之内

王春婕说,第一次听到要迎回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的时候,激动之情无以言表。特别是那些盼了几十年,等了几十年,思念了几十年,牵挂了几十年的志愿军烈士家属,几乎天天都来打听最新进展情况。

与志愿军烈士家属一样,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激动里深藏着急切。布线、标号,粉刷地宫墙壁……陵园工作人员亲自上手,没明没夜的干。

他们不是请不到工人,也不是没钱请工人,他们把迎回安葬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当成了迎亲人回家,只有自己亲自干,心里才觉着踏实舒服。

▲沈阳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在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安葬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被民政部记大功一次

即便是亲自动手,他们心里总觉得哪里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每天每一个犄角旮旯,他们都要看上十几遍,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要反复确定十几次……

这是他们想把最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在外漂泊了几十年的志愿军英灵;这是他们想让志愿军英灵归来时,感受到回家最最温暖的亲情。

2014年3月28日,王春婕与很多志愿军烈士家属早早来到路口,等待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王春婕说,当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车队远远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时,迎接的人群里很多人挥着手,哽咽着高喊:“爸爸,你终于回来了!我们全家人等了你几十年。”

“爸爸”,此次此刻,这是一个多让人潸然泪下的词汇。在那覆盖着五星红旗的棺椁里,装殓着谁的爸爸,抑或是装殓着谁的儿子,没人知道。

就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上寻找亲人名字的人们一样,尽管他们知道找到的并非就是自己的亲人,但他们把这些未曾谋面的烈士都当成了亲人。

烈士

上甘岭战役结束后3个月,15军统一安排将牺牲的战斗英雄和牺牲的团职以上干部以及牺牲的立一等功以上的营级干部运送回国安葬。

军里负责此项工作的是一名姓闫的干事,他将整个15军执行寻找并运送烈士回国安葬任务的人分为两组。

一组由他本人带队,寻找黄继光、孙占元等烈士的遗体,另一组由29师一位姓张的干事负责带队,寻找邱少云、刘光义等烈士的遗体。

与张干事一道,44师警卫连班长耿式全迁移烈士遗体时发现,邱少云烈士竟然穿着一件新棉衣。耿班长很是感动,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战场上,战友们还能找一件新棉衣为烈士穿上,算是最高的礼遇了。

第二天凌晨5点多,张干事带着耿班长一行人在预定地点与闫干事等人回合,他们一起赶到三登地区,找到刘光义烈士的遗体,又奔波5个多小时,跨过鸭绿江,回到阔别已久的祖国。

站在祖国大地上,闫干事、张干事、耿班长他们难掩激动,泪流满面,放声高喊:战友们,我们回家了!祖国啊,看看吧,您优秀的儿子回家了,又回到了您的怀抱。

1953年2月22日下午4点多,15军留守处的操场上,29口红漆大棺材摆放得整整齐齐,战友们一一将烈士遗体庄严入殓。

29口棺材分三排摆放,第1排第1口棺材入殓的是黄继光烈士,之后依次是邱少云、孙占元、刘光义……

落叶归根,这是多数中国人最朴实的想法,可是多少人走向战场就再也没有回来。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各参战部队很想都把牺牲的烈士运送回国安葬,可是由于艰难的战场条件限制,这种看起来最简单的愿望却也是最奢侈的渴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此次辽宁之行,与很多老战士交谈,他们说,当时志愿军先辈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祖国不要忘记我们”。

铭记

在丹东振安区五龙背镇有这样一位小伙儿,2014年因车祸致残,2015年在家养伤的他,得知振安区烈士陵园需要一名管理员担负陵园管理工作的消息后,主动申请担任陵园管理员。

那年他只有21岁,当时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问他为啥这么小的年纪要选择去为烈士守墓?

小伙儿坚定地回答:我崇拜英雄,更敬重英雄,为烈士作守墓人我无怨无悔。

6年后的今天,我们在振安区烈士陵园见到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憨厚踏实、阳光四射。

乡镇的领导及周围的乡亲给予他很高的评价,都说他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小伙子。

为了修缮整理烈士陵园设施,他经常一个人干到深夜。我们问他一个人深夜在烈士陵园独处不害怕吗?他微笑着说,我把烈士当作亲人,有什么好害怕的。与亲人相伴可以熬过最漫长的黑夜。

小伙儿温常卿,为你点赞。

从振安区烈士陵园回转,是一个叫滨江的村子,这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子。

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前曾在此地驻训集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于此地,无数志愿军伤员在此地志愿军战勤医院养伤,或转运大后方治疗。

在这个村子旁边的青山俊林之间,建有一座革命烈士陵园,这座革命烈士陵园是村“两委”和村民以及退伍老兵自发建立起来的。

滨江村党委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袁玉祥是一位退伍老兵。他说,十几年前,他们就想建一座像样的烈士陵园,将全村散葬的志愿军烈士集中安葬,可是那时候无论是村集体,还是村民都很穷,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近些年随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民们要求建设革命烈士陵园的呼声也高了起来,滨江村拿出20万元,修建了滨江村革命烈士陵园。

袁玉祥是滨江村的领头雁,也是革命烈士陵园的守护者,每每讲起烈士与村民的故事,他都老泪纵横。

他说,志愿军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我们岂能辜负他们。

从丹东到沈阳一路走来,类似温常卿和滨江村这样的故事听了很多,类似这样的人也见了很多,他们告诉了我,祖国是谁!

祖国不仅是锦绣山河,还有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每一个人,我们应当一起来完成志愿军先辈的愿望——不要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