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米亚-4总设计师:“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条路”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贺海珺 刘洋 曾梓煌 责任编辑:杨红
2020-10-09 08:26:31

米亚西舍夫——

“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条路”

■贺海珺 刘 洋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曾梓煌

背驮天然气罐的米亚-4飞机。资料图片

俄罗斯莫尼诺空军中央博物馆,一架银灰色的米亚-4“野牛”轰炸机静静卧在角落里。这架经典战机在漫长的服役生涯里,先后被改造成运输机、侦察机、反潜机……当国家战略需要时,米亚-4曾背驮“气罐”为交通不便的中部地区输送天然气,也承担过“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运输任务。

相比大名鼎鼎的米亚-4,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创始人、米亚-4总设计师弗拉基米尔·米亚西舍夫一直隐匿在人们的视野之外。翻开1974年以前的《苏联大百科全书》,“M”字开头的索引甚至找不到他的名字。

米亚西舍夫是苏联航空制造领域一位举足轻重的设计师,拥有一段堪称传奇的人生:他一度沦为“阶下囚”,却在监狱里领导了一个飞机设计团队;他能“点石成金”,让人们眼中的“失败作品”重新焕发新生;他是重型轰炸机设计的先驱,参与设计了佩-2、米亚-4、图-160等知名轰炸机……

在人们眼中,米亚西舍夫的设计理念极具科幻力。后人评价,正是他一次次看似不切实际的大胆创新,拓宽了苏联武器装备制造的边界,走出了苏联航空航天领域的新路径。

从飞机设计师沦为“阶下囚”,在“监狱设计局”成就一代名机

电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画面:德军装甲部队气势汹汹地在空旷的平原上快速推进,佩-2轰炸机成功摆脱德军航空兵的层层拦截,顷刻间,炸弹自佩-2倾泻而下,德军装甲部队被炸成一片火海。

二战期间,佩-2作为苏联产量最大的轰炸机,它的一次次高光表现令世人赞叹。然而,许多人都不知道,这款大名鼎鼎的战机竟然是米亚西舍夫在监狱里设计出来的。

1902年,米亚西舍夫出生在叶弗列莫夫市的一个商人家庭。他12岁那年,一战爆发,飞机、坦克、远程火炮等新式武器投入使用,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听闻参战归来的老兵讲述战斗经历,少年时期的米亚西舍夫便在心中暗下决心:有朝一日,自己要投身武器制造事业,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20岁的米亚西舍夫,通过努力学习,考入莫斯科鲍曼高等技术学校。这是一所顶着诸多“光环”的名校,苏联“航空之父”茹科夫斯基在此担任教授,苏联第一架直升机、第一个空气动力学风洞在此诞生。学校坚实的技术底蕴、浓厚的科研氛围,为米亚西舍夫日后从事飞机研究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从鲍曼高等技术学校毕业后,米亚西舍夫选择留校任职,开始了飞机设计工作。他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很快得到图波列夫、科罗廖夫等航空专家的注意。1936年,图波列夫第一时间向他抛出橄榄枝,并亲自办理了米亚西舍夫的调动手续。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米亚西舍夫想要施展身手时,一场意想不到的政治风波突然爆发。150多名航空界专家被打入监狱,米亚西舍夫从飞机设计师沦为“阶下囚”。

危机与转机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相生相伴。在监狱里,苏联军方将专家们集中到莫斯科,并为他们创造了研究设计战机的环境。有人称,当时的“监狱设计局”与有些苏联科学院相比,学术氛围更浓、“产出”更高。

机缘巧合,米亚西舍夫得以和图波列夫、科罗廖夫、佩特里亚科夫等航空界的“大咖”朝夕相处。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遇,抓住点滴时间与众多“大咖”交流探讨、拜师取经。

尽管身陷囹圄,但面对紧张复杂的战争形势,米亚西舍夫和其他科学家依然心系祖国安危。1938年,米亚西舍夫在狱中开展了代号“101”的远程高空轰炸机设计项目。得到军方支持后,米亚西舍夫团队很快研制出快速远程高空轰炸机。该机飞行时速达620公里,航程4000公里,升限11500米,性能参数在同类产品中遥遥领先。由于种种原因,该机并未批量生产,米亚西舍夫的技术实力却因此得到军方的高度认可。

随着战争局势转变,军方迫切需要一款能够突破德军防空系统的轻型轰炸机。不久后,米亚西舍夫被选调到佩特里亚科夫的设计团队中,参与战机的研发工作。佩特里亚科夫和米亚西舍夫根据前线飞行员的反馈需求,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对测试样机进行了改造,完成了佩-2的设计工作。这是一款双发双座高空轰炸机,载弹量3000公斤,最大飞行时速达到550公里。不仅如此,他们考虑了战机俯冲轰炸的需求,在机翼上加装了专门的俯冲减速板并加固了机身结构,让佩-2能够完成各种大角度俯冲动作。

佩-2投入实战,在苏联航空兵部队取得了良好反响,飞行员称它是“佩什卡”,寓意“晨光”。空军英雄飞行员普尔宾也给予高度评价:“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俯冲‘杀手’。”

凭借这款经典战机,米亚西舍夫在苏联航空界崭露头角。

晚年时期的米亚西舍夫。资料图片

积极的心态和不灭的斗志,是他研制米亚-4的内生动力

1954年5月1日,莫斯科红场碧空如洗。在米格-17战斗机护航下,翼展长达50米的米亚-4轰炸机排成雁阵队形呼啸而来。这是米亚-4轰炸机首次亮相,苏联民众群情振奋,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发动机的轰鸣声瞬间淹没了整个红场。

出狱后,米亚西舍夫继续从事重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任务。然而,命运总是爱捉弄人。1944年,美军B-29轰炸机轰炸日本后迫降苏联。得到这份意外的“大礼”,苏联军方决定:轰炸机的发展关键在于仿制B-29而非研制新机型。米亚西舍夫的项目被迫中断。

在新型飞机研制任务陷入僵局之时,机遇却悄然而至。1949年,斯大林下令制造一种可飞抵美国的远程战略轰炸机。问题很快摆在他们眼前:如果依靠常规动力,这一想法不可能实现,研发新型喷气式轰炸机迫在眉睫。

在军方眼中,图波列夫设计局能担此大任。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图波列夫拒绝了军方的请求。此时,米亚西舍夫主动站了出来,受领了这一研制任务。

其实,米亚西舍夫的选择并非一时冲动。早在“监狱设计局”里,米亚西舍夫就萌生了研制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想法。在协助佩特里亚科夫设计并改进佩-2轻型轰炸机时,米亚西舍夫一度想直接在佩-2上安装喷气式发动机,由于改进过于复杂而被迫中途停止。

在留校任职期间,米亚西舍夫遇到了对飞机气动布局有着深入研究的设计师纳扎罗夫。两人一拍即合,继续从事远程喷气式轰炸机的设计工作,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得到军方许可后,1500多名工程设计人员在米亚西舍夫带领下紧锣密鼓地开展攻坚战。1951年2月,米亚西舍夫提交了第一份战略轰炸机方案。根据他的设想,这款远程轰炸机翼展50米,采用后掠上单翼常规布局,最大起飞重量160吨,载弹量12吨,理论飞行距离8000公里,性能接近美军的B-52轰炸机。

当设计方案呈到斯大林案前,斯大林非常满意,并告诉军方领导:“相信米亚西舍夫同志!”

米亚西舍夫没有辜负这份信任。1953年1月20日,莫斯科河沿岸,人山人海,试飞员费奥多尔·奥帕德奇耶驾驶着米亚-4原型机顺利完成了10分钟的空中飞行动作。现场观众无不振奋高呼,共同见证了苏联航空史的重要时刻。

4年后,米亚-4正式服役。在随后的苏联空军重大任务中,经常看到米亚-4的身影。

“能真正救赎自己的,不是流淌的时间,也不是他人的帮助,而是自我良好的心态和不灭的斗志。”在米亚-4研发道路上,米亚西舍夫遭遇诸多挫折与磨难,为之奋斗的事业被多次按下“暂停键”。然而,即使身处逆境,米亚西舍夫也不曾放弃理想,而是咬牙坚持,誓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守得云开见月明,米亚-4应运而生,米亚西舍夫也因此获得了苏联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看似不切实际的设想,拓展了飞机研发的新路

“米亚西舍夫是善于创造新事物的天才。”苏联时期,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巴维尔·车宾发现米亚西舍夫是飞机设计领域的一个“怪才”,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早在图波列夫设计局担任设计员时,米亚西舍夫就经常提出一些思维超前的方案。当时,特勃-3和安特-20都是图波列夫领导设计的大型飞机。米亚西舍夫在仔细研究机体构造后,提出在机身和机翼结构中使用一种新型铬镍薄壁管,以提升战机的飞行控制性能。对此,大部分人表示反对,认为飞机已经定型生产,结构材料和制造工艺完全符合标准,没有必要再做改进。听完米亚西舍夫陈述,图波列夫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并鼓励大家:“有什么想法要大胆说出来,不要怕!”

米亚西舍夫是一名优秀的飞机设计师,但很少人知道他在航天领域也颇有建树。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米亚西舍夫就对他的老上司克尔德什院士提出,他已经设计了一款飞行速度快、航程远、能够携带核武器的新型飞行器,希望克尔德什向上级提出申请研制项目。

这款代号“40计划”的无人驾驶航天器,采用双机火箭发射航天系统,飞行距离可达2500公里,时速超过3200公里,采用了垂直发射并像飞机一样着陆。尽管设计太过超前、实现技术难度大,飞行器的研制计划被一度搁置,但米亚西舍夫的诸多设计理念,却在苏联1988年发射的第一艘航天飞机“暴风雪”号上得到了延续。巧合的是,驮运“暴风雪”号飞向太空的,正是以米亚-4轰炸机为基础改装的VM-T大型运输机。

在米亚西舍夫职业生涯中,还有一项曾可能改变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项目。1974年,米亚西舍夫在研制空天飞机时,破天荒地提出一个全新观点:能否使用核反应堆发动机作为空天飞机的推进装置,提升空天飞机的发射效率?

在他的构想中,500吨级的空天飞机带有闭合循环发动机,以液氢作为反应堆的载热剂向10台推力25吨的核动力涡喷发动机传热。在50公里高度上,达到16马赫以上的飞行速度后,空天飞机再启动推力320吨的核火箭发动机。按照他的设想,空天飞机最远能够抵达近月轨道,可以在大气层和太空轨道之间来回机动。方案面世后,当时的苏联科学院院士亚历山大·罗夫感叹:“如果符合项目要求的核动力发动机样机能在10年造出,批量生产的10架核动力空天飞机将满足苏联数十年内太空运输的需求。”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可言。1978年,米亚西舍夫在莫斯科病逝,核动力空天飞机项目因失去了“主心骨”而夭折。但米亚西舍夫所提出的创想,仍是当今航空航天界聚力攻关的方向。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我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条路,因此走出了迥异的旅途。”在他人眼中,米亚西舍夫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怪才”,总是提出看似不切实际的设想。然而,正是米亚西舍夫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胆识,才不断拓展了飞机研发的新路,在世界航空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