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这群军代表心系朱日和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刘建伟 胡月 张宁 责任编辑:杨红
2020-08-11 08:13:18

此生心系朱日和

——从一场交接仪式感受朱日和训练基地站军代表的使命情怀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胡 月 张 宁

祖国北疆,有一个叫朱日和的小镇。

近年来,这个中国最知名的演兵场,吸引着世界关注的目光。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个小镇上,有一个小小的群体,默默地保障着朱日和演兵场上千军万马的平安抵达、顺利集结与凯旋回归。他们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他们就是北部战区某调度中心朱日和训练基地站的军代表们。

盛夏时节,记者踏访朱日和,见证了几名军代表的到来与离开。从交接仪式背后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中,记者领略了这群军代表对战位的热爱、对使命的珍视,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浓浓的家国情怀。

军代表杨斌(右一)现场指导部队进行装备捆绑加固。 谢冬令 摄 

不 舍

一名军人对战位的深爱与痴迷

要走了!

站在站台上,军代表张东宇久久伫立,舍不得离开。

这一天,是他离开的日子。因为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其他军代室工作。那个城市里,有他久未相见的妻子和儿子。战友们本以为,他会兴高采烈地离开。就连张东宇本人也是这样想的,在朱日和训练基地站工作的5年时间里,他经常憧憬着回去和妻儿团聚的幸福时光。

可真的到了这一天,张东宇发现,这个让自己倍感煎熬的地方,如今竟然有些不舍!

清晨,张东宇像往常一样准时起床,穿好迷彩服、作战靴,戴上防风面罩,全副武装来到站台。他要最后一次跟战友一起卸载军列。

指挥完第一个整列的卸载,张东宇已大汗淋漓。看着千人百车风驰电掣地开往演兵场,他擦了擦脸上的汗,感觉特别轻松。

尽管他的接班人——前来轮换的军代表杨斌,催了一次又一次,可张东宇还是迈不开离去的脚步。

又起风了。大风卷起漫天黄沙,让人眼睛都睁不开。趁着躲避风沙的间隙,杨斌问他:“这里条件这么艰苦,你为啥还如此不舍?”

张东宇愣住了,他之前压根没想过这个问题。一刹那,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

每年,来自全军的各路劲旅都会来到这里演练。无论周末还是节假日,无论白天还是午夜,军列到达就是命令,他和其他军代表们必须第一时间前往现场,组织到达部队卸载人员和装备。

卸载军列时,军代表们坚守在站台,要么一站就是一整天,要么从车头到车尾来回张罗指挥。冬天寒风肆虐,人被冻成冰棍;夏天酷热难耐,人被晒得脱水,一下站台就蔫了。

由于工作时间长期不固定,经常吃不上正点饭,他们普遍患有胃病。遇上狂风四起、黄沙漫天的天气,能见度只有几米,风沙直往脸上、脖子里钻,他们每次摘掉面罩里面都是黑的。

最难受的是眼睛,钻进去的沙粒硌得眼泪不停地流。至今,张东宇都保持着随身携带眼药水的习惯。

这些年,张东宇不止一次想象过离开时的情景。他觉得,可以避免烈日、黄沙、狂风的折磨,每天睡个好觉,抱抱可爱的儿子,离开这里是一件庆幸的事。可没想到,事到如今,他却舍不得走了。

站在站台上,张东宇拉了拉防风沙和日晒的迷彩面罩,眼角处风蚀出的皱纹已爬上这个1988年出生的军人脸上,任他怎样整理面罩,都会有几条清晰的纹路随着眼角漏出来。远远望着走过无数次的铁路线和站台,他有些失神。

恶劣的天气,使得原本简单的交接仪式变得更加简短。在介绍完情况后,他和接班的杨斌郑重地互敬了一个军礼。

转身的时候,张东宇突然明白:舍不得离开,是因为他早已融入这个小站;舍不得离开,是因为他爱这里爱得深沉。那是一名军人,对自己战位的深爱与痴迷、对自己使命的融注与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