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兴烈士

来源:人民网作者:马晓春 郭嘉责任编辑:刘航2015-05-13 14:53

追记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郁建兴烈士

魏玉柱

人们渴望和平,热爱和平。然而,和平之路是那么艰辛和漫长。当我们尽享春天明媚阳光的时候,人民解放军一位优秀的武器核查专家、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教授郁建兴博士,却在伊拉克执行联合国武器核查任务中献出了年仅38岁的宝贵生命。

当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走近烈士生前所在单位,走近他的家乡和亲人,让我们感到震撼的是,他对人类和平事业是那么执着和热爱,追求和平的脚步是那么坚定和匆忙。

(一)

2003年3月13日,伊拉克巴格达风和日丽。

当地时间下午2时许,作为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机构化学视察组组长,郁建兴带领其他几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完成对巴格达南部努曼尼亚番茄罐头加工厂的核查任务后,乘坐4辆通用越野车返回巴格达。

郁建兴和往常一样,仍旧坐在副驾驶位上。突然,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联合国核查员斯特凡驾驶的越野车一下撞上了前面一辆大卡车,巨大的惯性把越野车甩进了公路旁的水塘中。郁建兴的头部受伤且伤势严重。随行的联合国医护人员立即下车对他进行现场急救。联合国武器核查小组得知消息后也紧急派直升机赶到现场,将郁建兴送到巴格达市的拉希德军事医院进行抢救。

令人惋惜的是,郁建兴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一位优秀的中国军人血洒异国他乡,用生命诠释了追求世界和平的深刻内涵,在世界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巍峨的不朽丰碑。一位出色的武器核查专家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赞郁建兴是我国一位优秀的武器核查专家。

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给郁建兴的妻子徐新艺发来唁电,对郁建兴的不幸遇难表示深切哀悼,向徐新艺和郁建兴所有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称赞郁建兴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人民军队的好干部,维护世界和平的忠诚卫士。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称赞郁建兴是联合国监核会一位忠于职守、深受赞誉的成员,联合国对他为崇高和平事业做出的贡献深表敬意。

3月16日9时30分,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人员在巴格达为郁建兴举行了送别仪式。

“JJ,我是31号———查理斯。你还没有完成核查任务,你不能走!”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核查化学组组长、波兰人查理斯手握步话机,朝着安详地睡在灵柩内的中国化学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大声呼喊。

由于郁建兴的中文名字比较难念,各国武器核查专家都亲切地称他为“JJ”。

天地动容,万物含悲。6名不同国籍的核查员将郁建兴的灵柩轻轻抬上了联合国专机。微微晨风中,送别的人们情不自禁地把目光投向天空,仿佛看见面带微笑的郁建兴正乘风远去。

挡不住的泪水在不同国籍人员的脸上流淌,说不尽的思念在每个核查人员的心里荡漾。他们一致决定:今后每一次的化学武器核查报告上,都将签上郁建兴的名字,以此纪念这位自1991年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以来第一位因公殉职的优秀核查员。

(二)

位于北京燕山脚下的总参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是我军唯一培养防化人才的摇篮。郁建兴生前曾任这个学院三系主任、教授。

沿着郁建兴常走的一条校园小路,我们来到了“10kg化学品合成实验室”。实验室里,一瓶瓶容器中的液体,折射出郁建兴躬身忙碌的身影;摆放在墙角的那张行军床,印证着郁建兴创建实验室的种种艰辛。

1997年4月29日,世界65个国家共同签署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正式生效,这是国际社会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防止化学武器给人类造成灾难迈出的坚实步伐。根据公约的有关规定,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可以建立一个防护性的10kg化学品合成实验室。

建立实验室的精度要求是“零误差”,而且必须接受禁止化学武器专家的多次核查。

当学院领导征求郁建兴的意见时,郁建兴勇敢地承担了这一重任,当场承诺:“这是一场国际考试,我来应试。一定考个满分!”

承诺很快变成责任和义务。经国家批准,由郁建兴担纲的10kg化学品合成实验室开始筹建。他不仅搬来了各种仪器设备,也搬来了一张行军床,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郁建兴几乎每天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仅仅4个月,经过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这个实验室全部按标准建成。经过国际组织的多次核查,评价该实验室是“高专业水平的设施”。郁建兴经联合国认可,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的“10kg化学品合成实验室代表”。

郁建兴之所以能够建成这样的实验室,并成为实验室代表,源于他的勤奋好学和强烈的事业心。

据防化指挥工程学院院长刘永贵介绍,郁建兴是江苏靖江人。1980年9月,考入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毕业后直接考入本院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9月,考入北京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由于成绩突出,郁建兴获得了1991年光华奖。

3年过后,已戴上博士帽的郁建兴谢绝了许多公司的高薪聘用,再次回到学院,重新登上三尺讲台。

郁建兴曾为研究生、本科生和士官生等不同层次的培养对象讲授防化基础和专业等多门课程,即便是在担任领导职务之后,每年的授课量也均在200学时以上,为我军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新型防化人才。他还编写出版了近百万字的《有机立体化学》、《核生化大辞典》等教材和图书,在国内外期刊和学术会议上交流发表论文30多篇;数次承担国家和军队重要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奖。1998年曾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他还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员”。

化学武器曾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作为我军的一名防化专家,郁建兴为防止悲剧重演和减少化学武器给人类带来灾难,付出了艰辛努力。

有人说,十年磨一剑。郁建兴倾尽10年心血进行一种防护试剂的研究。这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如果成功,不仅提炼生产的疫苗可以防止生化武器对人体的侵害,而且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将会使长期困扰科学家的许多世界难题或迎刃而解或受到启发。

郁建兴跑遍了北京市的图书馆,查找世界各国有关研究文献,整理摘抄各类资料800多万字。不仅如此,郁建兴还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各种实验,身上留下了许多被化学试剂灼伤、腐蚀的伤疤。因长期接触化学物引起的皮肤过敏症更是让他奇痒难忍,痛苦不堪。

郁建兴等经过上万次艰苦细致的试验、分析和计算,终于在关键环节上获得重大突破,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填补了我军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有效防止生化武器带来的危害提供了科学方法。

(三)

2002年12月12日,郁建兴作为我国防化专家,受中国政府的派遣,告别首都和家人,带着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再次飞赴巴格达,执行联合国对伊武器核查任务。此前,他曾于1998年参加过联合国对伊拉克的武器核查工作。

为掌握第一手真实情况,尽最大可能避免国际纠纷和战争爆发,核查小组要对伊拉克化工厂、水泥厂、食品厂等数百个可疑设施进行核查。有的核查地点距巴格达很远,有四五百公里,乘直升机也得3个多小时。核查结束后,回来还得整理核查结果,书写核查报告报纽约总部。有时一个报告中仅数据就有几十页,需要一个一个地核实,工作量非常大,任务十分艰巨。

最艰苦的是到化工厂核查,为防止意外,确保安全,必须穿气密性很强的防护服。伊拉克2月份的气温就高达30多摄氏度,郁建兴每天工作几乎在12小时以上,一天下来,浑身上下像被水泡了一样,没有一块是干的。

由于长年的战乱和经济制裁,伊拉克物资十分匮乏。住的虽说是五星级宾馆,却经常连水都供应不上。每次外出核查,都是自己带着水和干粮。偶尔早点回来,可以吃到宾馆的西餐,也就是水煮蔬菜,撒上点盐。他在给同事发回的电子邮件中说:“在伊拉克,感觉最好吃的东西就是国内带去的几十包方便面。”

进入3月份,伊拉克局势进一步恶化,战争一触即发。一些国家的核查人员纷纷撤离伊拉克,而郁建兴没有走,他在给学院发回的电子报告中说:“我在伊拉克工作已经近3个月。联合国监核会希望我工作到今年6月份。我恳请院首长同意我继续留在伊拉克参加联合国武器核查工作。”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政委何承阳少将告诉记者,他是3月10日看到郁建兴这份报告的,心里非常感动。他提笔在郁建兴的报告上写下了一段话:“郁建兴在伊核查工作非常出色,表现出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崇高的国际政治责任感。他是学院的骄傲,值得大家学习。”

郁建兴在伊工作3个月里,参加了数十次的设施核查工作,行程10余万公里,检查了伊拉克多处可疑设施,多次负责和参加对伊拉克科学家的调查询问,撰写了几十份核查报告,为联合国监核会提供了大量数据和翔实情况,也为我国积累了宝贵的防化和核查工作经验。

(四)

熟悉郁建兴的人说,他是一个非常热爱和平生活和充满爱心的人。每次见到他,都会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甜美的笑容。

他的妻子徐新艺说起郁建兴,总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我16岁参加工作后,记得有一次回家,母亲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少年,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但他非常勤奋,16岁就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军校。因为家里穷,没有钱让他到北京去读书,他就采药换钱凑足了路费,一个人乘汽车又坐火车到了北京……”

“直到我和他恋爱后,才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郁建兴。虽然当时他家很穷,而我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锡剧团团长和演员,我还是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当时我就想,这样的人不嫁,我会后悔一辈子呀。”

结婚之后,徐新艺和郁建兴长期两地分居,生活确实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郁建兴的一个同学在当地办起了一个化工厂,效益非常好。这位同学找到徐新艺,高薪聘请郁建兴加盟。徐新艺就跟丈夫闹,逼着他转业回来。她非但没能把丈夫拉回来,而且自己还辞去了心爱的工作,跟着丈夫来到了部队。来了之后又没有安排工作,只好自己开起了餐馆。她说:“我闹不过他,只有自己屈服让步了。”

郁建兴说:“美好生活人人向往。作为一名军人,祖国和军队的需要,永远是我唯一的选择。”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郁建兴和徐新艺结婚16年,只是去年妻子随军后给她过过一次生日,结果还因参加外事谈判到了晚上9点多才回来补上。徐新艺说:“郁建兴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爸爸、最孝顺的儿子,他哪怕为你办一件事、做一顿饭,都会拿出自己所有的热情。”

郁建兴的儿子郁聪今年15岁了。在郁聪的记忆中,爸爸总是很忙、很忙,和他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很少。儿子曾在心里多次埋怨父亲,而今天他终于理解了父亲:“我觉得爸爸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他是为了和平事业献身的,让我更加敬佩和怀念。”

除了工作之外,郁建兴最放心不下的是他78岁的老母亲。郁建兴的妻子还没有随军时,他就把母亲从江苏靖江农村接到了北京,一边工作,一边照料母亲。他成为学院师职领导干部后,还经常亲手给母亲洗脚、剪指甲。一位同事说:“我从没见过对母亲这么好的儿子。”1998年,他第一次赴伊拉克时,特意让妻子从江苏赶来北京,专门照顾母亲。郁建兴说:“老母亲一辈子吃苦受累,我一定要让她的晚年生活幸福。”他告诉妻子,今年回国后,先回老家给父亲扫墓,然后买一处宅基地,为母亲盖一座楼房,让她安度晚年。不曾料到,郁建兴带着未了的心愿永远地离开了他亲爱的母亲。

七旬老母哭干了眼泪:“儿子走了,我什么都不想要。我要回老家给儿立块碑,让我们娘俩天天在一起。”

尽管巴格达硝烟弥漫、炮声隆隆,但春天还是迈着轻盈的脚步朝人们走来了。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为英雄绽放,一丝丝吐绿的杨柳为烈士垂泪。人们在缅怀这位为人类和平事业献身的我军优秀防化专家的同时,也在大声疾呼:让人类远离战争,让世界永远和平!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