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李博涵 责任编辑:于雅倩
2020-06-12 18:11:00

1910年的秋天,17岁的毛泽东离开老家湖南韶山冲,只身一人前往五十里外的湘乡县立小学——东山小学堂求学,临行前他写了一首诗放在父亲的账簿中:“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青年毛泽东始终对事关民族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本大元”问题抱以极大的关注,他的人生理想经历了三次转折:第一次是在他十七岁时走出大山接触新式知识,在开阔眼界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改良派的思想;第二次是在他二十岁时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在省城长沙,他第一次接触到革命派,确立了救亡图存、救世济民的理想;第三次是他在二十五岁时离开湖南前往北京,在那里他切身体验到山河破碎的悲哀,他遇到了影响自己一生的导师李大钊,也正是在这里,毛泽东将家国情怀转化为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从此,青年毛泽东正式踏上了共产主义革命的道路。

在湘乡,毛泽东得知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都已经死去,而旧中国的历史正走向至暗时刻。此时的毛泽东并没有接触到先进的理论,他既不知道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已经成为变革社会的重要力量,也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为何许人也,他认为,康、梁二人的维新之路可以让满目疮痍的国家焕发生机,“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这是青年毛泽东在湘乡学堂读书时学习梁启超《新民说》时所做的批注,体现了他早期的政治倾向。从中可以看出,他同当时的许多进步青年一样,信奉君主立宪制,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改良主义者。

在长沙,就学于湖南第一师范的五年半求学生涯,毛泽东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热衷于探讨问题,开阔了视野,他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学。这一时期,他的内心经历着深刻的蜕变,“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首著名的沁园春•长沙,正是毛泽东求学岁月的最好描述。在这期间毛泽东对于国家民族前途进行了系统性思考,“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他希望国民体魄强健、精神文明,并为此探索着实现的道路。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清醒地认识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现实、了解中国百姓的疾苦应该是一个革命青年的首要选择。他说,“世界文明分东西两流,东方文明在世界文明内,要占半壁的地位。然东方文明可以说就是中国文明。吾人似应先研究过吾国古今学说制度的大要,再到西洋留学才有可资比较的东西。”这一选择与认识,对他日后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毛泽东的家国情怀既有心中时刻涌动着的救亡图存的热情,还有对于自己脚下土地、身边劳苦大众的深沉热爱。以国为家是青年毛泽东的显著人格特征,也是那个时代无数进步青年的主流色彩。

在青年毛泽东看来,有国才有家,为了亿万家庭的安康幸福,有志青年以热血书写春秋,投身救国救民、民族独立解放的使命担当中。“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今天,新时代青年应当接续这种家国情怀,传承这种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兴旺发达的精神力量。从家出发,四海为家;从家出发,心怀天下;从家出发,担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