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士兵工匠|我是桥梁:这端地图,那端硝烟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刘建元 袁海锋 杨松 发布:2018-11-21 08:30:28

幻灯片 手机看 分享到

【编者按】

在陆军某基地,就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肩扛士兵最高军衔,被喻为“兵王”;他们投身武器装备试验鉴定事业,被称为“砺剑人”;他们各有高招绝活,有能听声排故障的“铁骑神医”、有精于未爆弹销毁的“爆破大王”、有能熟练掌握十余种火炮操作技能的“神奇射手”、有精通数十种枪械的“军中第一枪”、有擅长标定测绘的“场区活地图”……他们被称作“士兵工匠”。

为打造好用、管用、耐用、实用的武器装备,陆军某基地官兵激战茫茫草原、鏖战雪域高原、搏战海洋深蓝、征战北国极寒、奋战大漠戈壁,矢志鉴定把关,赤胆为国砺剑,深度发挥战斗力生成“供给侧”作用,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提供了重要物质技术支撑。

从今天起,中国军网将陆续推出“士兵工匠”系列报道,一起走进陆军某基地,来看看他们试训为战、忠诚把关的强军风采。

【“士兵工匠”系列报道①】

我是桥梁:这端地图,那端硝烟

——记陆军某基地某区一级军士长程桥梁

桥梁,字典上的解释是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建筑物。而眼前这个“桥梁”,一副带着憨厚笑容的黝黑面庞、一双布满老茧的粗糙双手、两排整齐白牙,带着一口浓重的川味方言。初见程桥梁,很难将 “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等荣誉与他联系起来。

谈及他所获荣誉,程桥梁只是一个劲的摆手,“有啥子嘞,就是当好个兵!”正当采访一筹莫展之际,该区宣保科杨松干事提醒记者,“想打开老程的话匣子,就要从他倾注全部青春与热血的试验场区地图入手。”

果然,与程桥梁聊起试验场区地图,他眼睛闪烁着光芒,拉住记者的手,滔滔不绝地讲起测绘那些事。朴实的话语、真挚的情感,让记者深刻了解到他被誉为试验场区“活地图”的真正原因。

老程与场区地图的缘分,要追溯到1993年。那年7月,仅有3年兵龄的程桥梁从原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地某观测组,从事炮位坐标标定和落点测定工作,从此与试验场的地图结下不解之缘。然而当时所使用的场区地图为上世纪70年代绘制,年代久远、内容陈旧、误差较大。地图的精度影响着试验的进度,能不能自己动手绘制新的场区全貌地图?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程桥梁脑海中反复闪现。

个人梦想一旦融入强军梦,就会产生永不停歇的动力。单位领导得知程桥梁的想法后,随即安排他到多家测绘单位培训学习,并为他采购绘制地图需要的工具,这让程桥梁感到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两年下来,程桥梁攻读了10余本专业书籍,掌握了绘制地图的专业知识。

1995年初冬,渭水河边的试验场区寒气袭人,他带着干粮、顶着风沙、背着经纬仪开始了第一次踩点测量。在400多平方公里的空旷试验场,程桥梁逐个点位测量,逐个目标标定。从那之后,人们总能在试验场区的羊肠小道上发现他的身影。风雨无阻的他,天天忙着一遍遍勘察标绘地理坐标。

追梦心潮暖,冬来不觉寒。一年来,他跑遍了场区的每个角落,脚掌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先后获得2万多组数据和几十张场区分图。

经过一年苦行僧般的不懈努力,程桥梁绘制的试验场区全貌地形图正式面世。专家鉴定其精度比原地图提高了近20倍,运用于落点测量、弹丸回收等试验可大幅提高试验效率。该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程桥梁也因此荣获全军优秀士官人才二等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次,程桥梁在为新战士讲解场区地形地貌时,发现他们听得比较迷茫。课后他反思:应该建一个沙盘,更加直观的反映场区地形地貌,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说干就干,得到上级许可后,程桥梁不分昼夜地设计和测算,用不同颜色标注地形、地貌,垒砌一个长13米、宽3.6米的场区沙盘。立体直观的沙盘在教学中效果极佳,成为了培养场区测绘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

程桥梁为战友们讲解理论知识

在天天枪炮响、终日飘硝烟的试验场工作,不仅辛苦,危险也如影随形。一次实弹射击试验中,一颗未爆炸的大威力炮弹偏离射界,落在射击前已清离居民的民宅附近。熟悉场区地形的程桥梁挺身而出,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弹丸,向两公里外的无人区缓缓挪动……半小时后,炮弹被转移到了安全区域并成功销毁。脱下防护服后,人们看到,程桥梁的迷彩服早已被汗水湿透。回忆当时,他感慨万千:“那时紧张的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尽管深知危险,但我是最熟悉试验场区的老兵,我不上谁来上?”

这样危险的场景贯穿了程桥梁的军旅生涯。每次清场卡点、观测排险任务,他都铆在一线,累计参与排除未爆弹80余发。为了能够精准测量弹体落点位置,程桥梁总是把炮弹观测位置选在离落点最近的区域。“与炮弹打交道哪有不危险的,只要能把试验数据测准,再危险也要上。”程桥梁总是这样说。与他同班的战士告诉记者,每次任务前夜,程班长都睡不好觉,什么炮弹最容易偏离轨道,哪个路口最容易失管失守,他都要反复进行琢磨。

如今,肩扛“一级军士长”军衔的程桥梁仍然每天穿梭在场区的田间小路,日复一日地测量、巡逻、清场、卡点……有人说,程桥梁付出的是汗水,奉献的是青春,坚守的是信念。而他说:“没有组织的关心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只要部队需要我,我就会站好最后一班岗。”

责任编辑:姬彩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数据加载失败,请确保在www.81.cn域名使用侧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