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连”长征时3天击退敌一个团47次进攻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建伟 孟凡利 刘磊责任编辑:唐超山
2016-08-10 04:01

“铁流后卫”永远忠诚

——解读第40集团军某旅“战斗堡垒坚强红三连”的牺牲奉献精神

■本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通讯员 孟凡利 刘 磊

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誓死保卫党中央

盛夏,记者走进“红三连”连史馆,墙上的一幅图片定格了80多年前浴血奋战的那一幕:天空飞机狂轰滥炸,阵地烧成一片火海,敌人潮水般涌上来,许多红军将士倒在血泊中,可他们依然舍生忘死掩护大部队撤退……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连队官兵在上级编成内担任全军总后卫阻击敌人的悲壮一幕!”“红三连”指导员申海伦告诉记者,1934年10月红军踏上长征路后,面对优势敌人的疯狂追击,必须有人殿后为大部队转移赢得时间。关键时刻,“红三连”所在的红五军团受命担起重任,成为这条“地球上的红飘带”的“铁流后卫”。

明知临危受命“九死一生”,却义无反顾“九死不悔”。“担任红军总后卫事关红军生死存亡,这是党中央的绝对信任,也意味着要调转方向回头迎敌,以弱击强、绝地狙击、慷慨赴义,这种顾全大局的担当是最大的牺牲!”申指导员说,“红三连”前身部队——中革军委警卫团二连,在后卫中具体担负掩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突破国民党军队第一至第三道封锁线的任务。

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中,第一天战斗后连队阵地上剩下不到60人,连长、指导员都牺牲了,只剩下三排长罗英初指挥战斗。本可以趁敌人立足未稳杀出一条血路,但官兵为了完成后卫任务,面对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无一人撤退。3天他们打退敌人一个团47次进攻,以铁血阻击为机关渡江赢得时间,被誉为“铁流后卫”。此战全连仅剩22名战士,其余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在“红三连”所在旅旅史馆,有一尊红军指挥员的雕像静静竖立——红34师师长陈树湘。“陈师长是我们三连的老排长,他英勇壮烈的故事永远激励我们在强军征程中不怕牺牲勇于担当!”

在湘江之战中,红34师是“后卫中的后卫”。在战斗中腹部中弹、身受重伤后,陈树湘用皮带压住伤口,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突围中不幸被俘后,他趁敌不备,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年仅29岁的陈树湘,实现了“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誓死保卫党中央,这是连队‘铁心向党、敢打硬仗、敢于牺牲’钢铁连魂的集中体现。”申指导员说,革命战争年代,连队先后有1430多名官兵血染疆场,用生命书写了牺牲奉献的忠诚壮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