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不仅可侦察拍照,对抗中还能长出“三头六臂”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欧阳治民 张景喨责任编辑:张硕
2016-06-13 02:12

南部战区陆军拓展无人机多维运用模式

对抗中,无人机长出“三头六臂”

本报讯 特约记者欧阳治民、通讯员张景喨报道:对抗演练中,无人机长出“三头六臂”,有力提升了部队的战场通信、侦察和电抗等能力。5月31日,在南部战区陆军某机步旅组织的对抗演练中,无人机分队大显身手,成为“战场”中坚力量。

记者在该战区陆军了解到,过去无人机的运用多局限于“临空侦察拍照”,对无人机的其他功能用得不多、研得不深。为充分用好无人机这一新型作战力量,他们以战场多维使用为目标,将无人机融入部队整体作战体系,力促其从纯技术飞行向技战一体使用转变。

近年来,该战区陆军以联合作战为背景,集中所属部队的无人机操作骨干,采取先期理论研究和大力开展基础及极限飞行训练、单机单链接入训练、多机体系融入训练和战场实战演练等方式,拓展无人机多维运用模式,探索无人机在战场感知、信息作战、精确打击、综合保障等作战行动中的战术运用。

记者在演练中看到,导演部紧贴实战设置电磁干扰、雷达跟踪等“敌情”环境,逼着操作手综合考量各种战场环境和作战需求,灵活运用无人机完成侦察、干扰和通信中继等任务,信息链路构建、情报融合分发、航路频管规划等新课题在真刀真枪的实战化训练中得到进一步检验。

该战区陆军参谋部训练处处长赵平介绍,他们以技术革新和战法创新为突破口,加速无人机生成新质战斗力。此次演练中,配合电磁干扰、远距离数据传输和通信系统融合等新技术的应用,他们创新了信息进攻、跨域组网作战等10余种新战法。

无人机应用的深度拓展,有力地提升了部队战斗力。在火力打击环节,首轮发射的炮弹尚未落地,早已升空待发的无人机就飞向目标上空,实时传回战场画面。指挥所按照新的情报迅速完成目标分析、目标标注和毁伤效果评估,进行火力打击计划更新,使第二轮火力打击的毁伤率大幅提高。

观训快评

须深刻理解“新质战斗力”

■张科进

人类战争史上,新型作战力量作为交战双方的“杀手锏”,发挥着决定胜负、左右战局的关键作用。然而,“杀手锏”的威力不仅取决于锏,更取决于使用者能否深刻地理解并运用好它们。

同样是坦克,法军仅把它当成阵地防御的移动火力点,而德军则把它用成了实施闪击战的“杀手锏”;同样是航母,日军小试身手后仍把它当成战列舰的配角,而美军则在痛定思痛后将它运用成控制大洋的“杀手锏”……

无数战例表明,并非拥有了新型作战力量就能生成新质作战能力,也不是第一个拥有它们的人就能驾驭好它们。因为,新型作战力量有着独特的制胜机理、崭新的作战方式、超常的作战效能,只有真正将它们悟透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威力,从而抢占制胜先机。

当前,随着我军新一轮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全面展开,新型作战力量的比例大幅上升,正逐步实现由“助战”向“主战”、“配角”向“主角”转变。然而,仍有人对新型作战力量的理解存在偏差,在任务定位、指挥编组、力量编成、战法训法等方面研得不深,导致整体运用水平不高,难以融入作战体系。

习主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战略重点。我们必须深刻领悟这一重要指示,绝不能泛泛地、一般地理解和运用新型作战力量,而必须在军事理论、指挥流程、体系构建等方方面面进行大胆创新,为其量身打造相适应的作战模式,从根本上提升部队战斗力。

(《解放军报》2016年06月13日 05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