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给40多万学生上课,89岁老兵获评“中国好人”

来源:中国退役军人 作者:张正武 储文君 责任编辑:姬彩红
2020-08-31 11:19:34

在安徽省霍邱县

有一位老兵

他几十年如一日

资助家庭贫困的孩子上学

他走遍安徽、江苏500多所学校

义务宣讲,传扬红色精神

他就是89岁的离休干部戴清

签订遗体捐赠

将最后一份爱献给祖国

戴清出生于1931年7月,1947年11月投身革命,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厦战役。解放后,他先后在霍邱县人武部、教育局、科技局等单位任职,1991年12月光荣离休。

回忆起70多年前的淮海战役,他说:“我们一个连九个班,不到一天时间,八个班的战友就牺牲了,是我亲手挖坑把他们埋葬的,那时他们年龄还都是十八九岁呀!我想,我活着,就应该把战友的遗愿完成好,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这些年,戴清常常会去学校给孩子们讲战友们的战斗故事,告诉他们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

2004年,戴清与安徽省红十字会签定了遗体捐赠协议,他要将自己的最后一份爱献给最亲爱的祖国。

“我了解农村孩子读书的困难

我放不下他们!”

戴清平时生活相当“小气”,一顿饭最多做两个菜,虽然生活在大城市,但依旧穿着朴素的黄军装和普通的黄胶鞋,在他所住的60多平、年代久远的小居室里,几乎找不到一件值钱的物品,只有搪瓷缸、黑布鞋、旧军装,连家电都是十几年前的。邻居说他:“低调得很,根本看不出来是个离休干部。”

然而,就是这个吃穿用度极其简单的老人,对于资助孩子上学却十分大方。

从1993年起,戴清就拿出退休金,从工作过的霍邱县石店镇开始,资助三名家庭贫困孩子,担负其学费、书本费,直到小学毕业。第二年三个孩子增加到六个。

曾有一位受过戴清资助的女孩陈芹芹,因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和患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懂事的她不想再给戴清爷爷增添麻烦,只身一人前往合肥打工。

戴清知道后心急如焚,四处打听她的下落,几经周折找到她,一边耐心做陈芹芹的思想工作,一边帮她寻找合适的学校。最终,他把陈芹芹送到一所电脑学校读书,一次性为其交了六千多元的学费,还以家长身份与校方签订了学习、就业合同。如今的陈芹芹已在上海工作,还组成了幸福的小家庭。

几十年来,他的捐资金额已达60多万元,得到他奖励和帮助的学生达400多名。

2005年,国家出台了“两免一补”政策,戴清幽默地说:“这下我失业了,学生不让我出钱了。”

最终,他把“捐助”改成了“奖学”:在霍邱一中建立“华清”奖学金基金会,在霍邱二中设立励志奖学金,在此基础上,他还把奖励范围扩大,增加优秀班主任奖和“伯乐奖”。在石店、邵岗和一中、二中四所学校,他每年资助和奖励的金额达38000元。

十几年来,仅在霍邱一中获得奖学金的学生中,就有37人考取了清华、北大、科大、同济、南开、复旦等高等学府。戴清的卧室里有1000多封信,都是曾受到资助的学生写的。

“我就快90岁了,人生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只要我还活着,资助贫困学生这件事,就会一直干下去。”

580场报告

义务宣讲,传扬红色精神

2017年,86岁的戴清来到革命老区金寨讲课。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一名高二学生听完演讲后写下感受:“戴爷爷的这堂课,可能让我受用一辈子!”

从零星的演讲到区域报告,这些年,戴清的传统教育课堂越讲越远,足迹踏遍安徽、江苏两省的7市26县570多所学校,报告580场,学生40多万人次。

他通过“约法三章”严格要求自己:不要一分报酬、不接受任何招待、不要迎来送往。即使是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他也宁愿踏着泥泞,步行前往,每次长达1个多小时的报告也总是坚持站着讲完。

近年来,戴清曾先后获得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

如今,在捐资助学、义务宣讲的路上,这位年近九十的老人仍步履依然铿锵。

“我是一个老兵,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老一辈的战斗经历说一说,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做,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青年学生思想进步,长大后成为一个愿为国家出力的人。”

供稿:安徽省霍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