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场站”无看客 80%官兵掌握2门以上专业技能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徐生 穆琳 杨青柏责任编辑:吕欣彤
2016-01-21 07:33

“备用场站”赢得点赞

—— 广空某后备场站提升飞行保障能力纪实

■本报记者 徐 生 通讯员 穆 琳 杨青柏

元旦前夕,广空某后备场站执行歼击机飞行保障任务,一架架战机转场后顺利飞上蓝天。该场站树牢“备为用、备为战”思想,引领官兵立足岗位练技术、紧盯实战研训法,实现了飞行保障能力的跨越。

前些年,随着飞行部队撤走、保障任务减少,该场站陷入无任务牵引、无实践平台的被动局面。

2012年4月,该场站受领某运输机临时转场任务,正当大家忙上忙下准备时,上级却通知改由其他场站担负保障任务。

“备用,绝不等于无用!备得好才能用得上。”这次经历让该场站党委深刻反思。他们积极推动场站由“看守型”向“保障型”转变,确立“在家随时能保障,在外随时能机动”的练兵思路,根据保障的机种、架次和任务,结合驻地气候、环境等特点,修订气象、通信等各种保障预案,通过组织紧急开设机场、特情处置演练、机场防御等紧贴实战的课目演练,先后解决4类30余项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短板。

在今年的一次演习中,他们高标准完成10余次飞行保障任务,赢得兄弟单位的点赞。

该场站减编后,装备普遍老旧,成为制约飞行保障的突出矛盾问题。但思想陈旧比装备老旧更可怕:不少官兵满足于“看房子、守摊子”,习惯了在保障任务中当“保姆”。

为了让手中装备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场站党委按照“备中搞建设、用中谋发展”的思路,先后完成外场拦阻网、驱鸟设备、主跑道及滑行道灌缝等近20项战备配套设施建设,升级改造后的塔台实现了数字化指挥,满足了应急保障要求。同时,他们还针对老旧装备较多的实际,发动官兵开展小发明、小革新活动,先后取得10余项革新成果。

装备用好用实出效益。在一次执行歼击机飞行保障任务中,他们投入的老旧装备超过80%,但没有一台(件)出现问题,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前不久,记者在该场站油料运输股看到,一群官兵正在操作间切磋技艺,油料化验员蒙着双眼准确把15种油品重新排序,精湛技能令人叫绝。

为提升官兵保障能力,该场站党委深入推进“双学”活动,分层次制订学习计划,采取专家讲座、难题会诊等多种形式,组织业务骨干学习飞行保障的程序、内容、方法,有针对性搞好补差训练。

去年,加注员、四级军士长石辉被安排到兄弟场站跟班见学,刚开始只能在一旁当“看客”。通过1个月的刻苦学、认真练,他的业务能力达到上岗要求,随后被安排到一线岗位进行保障,次次圆满完成任务。

为解决减编带来的人手不足问题,该场站积极开展“一专多能、一兵多用”训练,如今该场站人人精通1门专业,80%的官兵掌握2门以上专业技能。

(《解放军报》2016年01月21日 05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