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怎样应对蛇虫咬伤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林娟 责任编辑:杨晓霖
2020-07-29 19:08:39

姜晨 绘

高温酷暑日,野外环境复杂,官兵在训练中可能会遭遇蛇虫咬伤、溺水、食物中毒等风险。从即日起,本版推出“野外驻训健康话题”专栏,向驻训官兵讲解夏季野外驻训需要注意的健康知识。

——编 者

夏秋季是昆虫、动物大量繁殖、活跃的季节。官兵在野外驻训时,如果不注意防护,可能会被毒虫、毒蛇等咬伤。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皮肤科医生桑军军,结合2020年某部野外驻训实例,为官兵讲解如何快速诊断和救治蛇虫咬伤。

蚊虫叮咬预防为先

驻训期间,不少战友身上满是“蚊子包”。有的战友因搔抓过度,使皮肤溃烂、结痂,未处理好的还会出现红肿、化脓等感染症状。野外驻训环境复杂,昆虫较多,被叮咬后,人体可能出现瘙痒或疼痛性皮疹。

蚊虫叮咬应以预防为主。官兵到达驻训场所后,可以及时清理周围可能的蚊虫滋生地,如使用驱虫剂或杀虫剂对蚊虫进行驱赶或消杀;训练时扎紧衣裤口,可携带驱虫药物(例如樟脑制品);休息时使用蚊帐或单兵帐篷。

如果叮咬症状严重,可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炉甘石洗剂、止痒擦剂等;皮损面积较大且剧痒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若患处出现继发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药物不足时,还可使用蒲公英、野菊花或马齿苋煎汁外擦。

此外,一些昆虫的体表、口器或消化道也会携带病菌,与官兵接触后,可能会导致传染性疾病。若遇到很多官兵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并找到源头,切断传播途径,避免造成大面积非战斗减员。

毒虫螫刺早冲洗

战士小钟在山上露营时,突然感到头皮刺痛,结果发现头皮上有一只十几厘米长的蜈蚣。小钟用肥皂水冲洗后,将季德胜蛇药片调成糊状,涂在疼痛的地方。第2天疼痛好转,3天后红肿热痛消失。

官兵在野外驻训时常经过山区,山区的一些昆虫有毒腺或毒毛,如蜈蚣、蝎子、蜘蛛、蜂等。这些昆虫在蜇刺时,毒液会注入人体内,使人出现红、肿、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大面积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或中毒反应。

官兵被蜇伤后应立即检查伤口,若有毒刺残留,可使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将异物拔除;毒毛残留可使用胶布反复多次粘去毒毛。然后,用碱性溶液进行冲洗,最常见的是肥皂水和5%-10%的碳酸氢钠溶液。如果没有碱性液体,可以选择生理盐水或冷开水冲洗。冲洗完后将季德胜蛇药片碾碎调成糊状外敷,每6-8小时换药一次。若伤口处出现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无条件的也可就地取材,将新鲜马齿苋捣烂敷于患处。

若官兵被蜇伤后出现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轻微的全身中毒。这时应在军医指导下口服季德胜蛇药片或抗组胺药。伤口疼痛明显者应第一时间送至医院治疗。

需注意的是,一般人被马蜂蜇后,可能只出现局部皮肤肿痛,但对蜂毒有过敏反应的官兵,则可能产生过敏性休克。因此,官兵被蜇伤后,除及时做好局部处理外,还要密切观察有无脸面苍白、血压下降、气促、呼吸困难等过敏性休克症状。一旦官兵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送往医院,并通过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方式进行急救处理,保持其呼吸畅通。

毒蛇咬伤莫慌乱

干部小林在夜间洗澡时,发现水旁有一条蛇,因还有一段距离,他及时跑开了。野外驻训一般在山地或丛林,常有蛇出没。如果被蛇咬伤,要用科学的方法妥善处理。

遇到蛇时不要惊慌。蛇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发现蛇后只要迅速远离即可。对于表现出攻击行为且无时间躲避的蛇,可以使用木棍、铁锹等工具将其横扫出攻击范围。

若不小心被蛇咬伤,官兵可根据咬痕和蛇的形态判断是否有毒。毒蛇一般有两颗连着毒腺的毒牙,人被咬伤后会有大的毒牙咬痕,并伴随局部和全身症状。普通的蛇咬伤后,可见四行均匀细小的牙痕,无特殊咬痕,也无其他伴随症状。普通的蛇咬伤时不必采取急救措施,被毒蛇咬伤后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如果无法判断蛇是否有毒,可按毒蛇咬伤进行急救处理,并尽量记住蛇的特征,为后续治疗提供线索。急救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骤。

停止伤肢活动,尽快结扎。使用止血带、布条等将伤口近心端处扎紧,每15-20分钟放松绑带1-2分钟。

冲洗伤口及排毒。使用干净的水源清洗伤口,有毒牙残留时要及时取出。可使用刀片等器械在伤口处做“十字形”切口,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方向挤压,尽量排出毒液。但要注意,如果伤口血流不止,不能切开。还可以使用拔火罐等物品吸出毒液,并局部冰敷,减缓蛇毒吸收。

内服及外敷蛇药。常见蛇药片有季德胜蛇药片、上海蛇药等,有条件的还可以注射抗蛇毒血清等解毒药物。

如出现休克、呼吸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