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于都到会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董玥
2017-07-12 14:1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

“火堆周围文武双全,人才济济……不仅有文学家、军事专门家,政治家,同时还有许多留学德法各国的工程师、化学师。”杨定华在《雪山草地行军记》中的一段见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红军这支队伍的“不一般”,读来令人振奋。

历史上,熟悉了解、看得清晰之后还充满神秘感的事件不多,红军长征便是其中之一。当年那场震惊世界的行军,虽然来龙去脉、诸多细节都得以呈现,但它依然有着“红色迷雾”之称。沿途进行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泥淖的茫茫草地……直到今天,长征之所以还“像谜一样”,是因为遭受的苦难“数不胜数”、过程的艰辛“无法想象”、胜利的结局“不可思议”。

长征的队伍中,为何有那么多人坚定地“舍弃富裕潇洒的生活”,跑出万里之遥、历尽人生艰辛?仅此一点,许多人就难以试着去“设身处地”。长征途中,让对手感觉费解的事情更多:过雪山草地明明是“死局”,红军却把棋给走活了;国民党军队多次放言要在某时某地将红军歼灭,却每每落得灰头土脸。中外一些专家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从某种程度讲,当时国民党高层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围追堵截之网也是相对周密的。可事实正如国民党高级将领胡羽高所说:“在朱毛西窜当中,行营三令五申严防朱毛与徐匪向前会合,声犹在耳,墨尚未干,而朱毛毕竟与徐匪向前张匪国焘会合矣。”

时间最善于奔跑。红军完成长征伟业,已过去了80多年。然而,我们对它的纪念和思考,从未停止过。那条用草鞋走出的路就像图腾一般,追逐的脚步接续而来、追慕的人群络绎不绝。那个逝去的时代,为何反复被提起?那段历史的往事,为何反复被追忆?那种伟大的精神,为何反复被唤起?这是因为,从那里,人们能看到幸福的源头,军队能找到奋进的初心。知史者不惑,新时期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红军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长征是人民军队的“说明书”,透过长征就能了解这支军队。红军万里转战,这支队伍始终呈现出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坚守理想、坚定信念,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牢记宗旨、植根人民,官兵一致、牺牲奉献……这些精神品质,是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的原因所在,也是此后我军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力量源泉。迈步向前,这些引以为傲的“法宝”必须要装入行囊,这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必须要始终高擎。

伟大的长征精神光耀千秋,长征奠基的事业必将续写新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就是我们这代人新的伟大长征。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伟大事业。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就能不断跨越新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

(邓佑标)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7年7月12日

建军90周年特刊07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