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年少,伟人们这样过童年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董玥责任编辑:董玥
2017-06-01 08:39

古有孔融让梨,今有“九伢子”分石榴

在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有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历史上这里有不少人靠伐木烧炭为生,久而久之就得名“炭子冲”。这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在炭子冲东侧的山坡下有一座老屋,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出生在这里。

(刘少奇同志故居)

这个孩子出生后,父亲刘寿生按照家族谱系规定给他起名绍选,字渭璜。由于他在叔伯兄弟九人中排在最末,而在当地俚语中又把最后一个孩子称为“满仔”,家人于是也称呼他“九满”“九伢子”。

(刘少奇同志故居一角)

九伢子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很多欢乐,父亲的爽直、母亲的坚毅、哥哥姐姐们的勤勉努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他的童年就是在炭子冲的沟沟坎坎中度过的。从五六岁开始,他就要和家人一起下地除草,和童年的小伙伴们一起上山放牛。

转眼到了1906年,九伢子满8岁了。父亲将他送到离炭子冲三里远的柘木冲一个私塾去读书上学,私塾就设在老师朱赞臣的家中。朱老师不但饱读诗书,而且为人正直,品行端正,深得乡亲们的敬重。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朱五阿公”。

朱五阿公其实家境并不富裕,主要生活来源靠种地。他教书的微薄收入只能贴补一点家用。来这里读书的大多是附近的农家子弟,有三十来人。

朱先生的院子里种了很多果树,每到果实成熟的时节,总会有学生禁不住香甜果子的诱惑,偷偷摘下几个解解馋。在这些学生中,只有刘少奇克制力最强,从不偷摘果子。于是朱五阿公在石榴成熟后,把两个大大的红石榴送给这个孩子作为奖励。

得到先生的奖励,刘少奇十分高兴。他回到教室中,用小刀把石榴分成一瓣一瓣的分给同学们享用。这一切都被在不远处的朱先生看在了眼里,他为这个学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优良的品行感到欣慰不已。朱先生曾在平时授课中,多次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懂得关心他人,要树立做人的美德。

朱先生这种循循善诱、入情入理的教育方式给刘少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十年后,已经成为共和国主席的刘少奇,在回忆童年往事时说到:“我永远忘不了这位教我识字,教我做人的启蒙老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