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军旅诗歌应如何直面时代变革

来源:中国军网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18 09:57

傅 强:军旅诗歌作为一种题材殊异的诗歌类别,自《诗经》以降,虽历千载而文脉不衰,从中可以感知中华民族硬朗刚健的文化基因和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您认为军旅诗歌有哪些自身独特的文学传统、思想资源和审美特质?

张志忠(文学评论家、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尽管“军旅诗歌”概念是后来才提出来的,但这并不影响军旅题材诗歌在中国浩瀚的诗歌长河中真实存在着。《诗经》里有不少军旅诗,唐诗里就更多,仅《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这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不但是宝贵的文学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刘立云(军旅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我认为军旅诗最大的特质是它的气象和格局。从事军旅诗创作,如果你想有所作为,想在前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必须首先解决气象和格局问题。军旅诗的气象和格局,就是把握军事生活的走向和趋势的能力,在创作中观察和体悟人类命运的能力。具体说,就是能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看到主流,看到核心,看清世界和人类的本质;还要有洞悉现实、预见未来的思想能力和文学眼光。心怀大气象和大格局的诗人,就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发现素材,驾驭素材,写出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作品。

王久辛:军旅生活本身,就是军旅诗最重要的特征。军旅诗一直与民族、国家、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军旅诗歌的思想资源非常广泛,是与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相适应的、同步前进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先锋艺术。军旅诗歌,不仅是国家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傅 强:进入21世纪,古体诗词创作呈现出复苏及至繁荣的景象,而新诗、特别是军旅诗,则显得“领异标新”不够。您认为当今的诗人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营养,又该如何进行及物且有效的现代性转化呢?

王久辛:目前的军旅诗歌显得“领异标新”不够,是因为对优秀诗歌创作的精神资源认识不足,理解不全面,吸收借鉴都非常瘠薄所致。事实上,军旅诗歌有如下几个精神资源:一是古代的经典诗歌、尤其是边塞诗歌,其中有大量丰富的艺术营养,并未被很好地吸收与借鉴;二是对新诗百年来优秀诗歌、特别是经典的横向学习不够,导致军旅诗歌的表达单一;三是对中国多民族的民族语言和民族歌谣的学习不够,导致军旅诗歌的语言贫乏、不鲜活;四是向外国优秀诗歌的学习与借鉴不够,导致军旅诗歌的艺术表现方式平庸寡淡,欠颖悟,少新锐。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及时地补血补钙补充营养,军旅诗歌的创作才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

刘笑伟(军旅诗人、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一个诗人能够称得上伟大,就必须对丰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作出杰出贡献。屈原的《离骚》、但丁的《神曲》是如此,歌德的《浮士德》、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也是这样。说实话,当代诗人的国学修养还有待提高,从古典诗词中汲取的养分还不够充分。古诗词中那些精微的生命感发、精妙的审美意境、精简的语言风格、精当的对仗韵律,都值得当代军旅诗人借鉴。不能丢了传统,只去看一些翻译过来的外国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