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放置在日本神社的镇远舰主锚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二楚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18 09:02

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日本投降后,美、中、英、苏四国组成盟国委员会,处理战后事宜。挂在众人心头的事宜有很多,其中就包括收回铁锚,洗雪前耻。后来,国民党海军军官钟汉波作为代表团成员之一,奉命前往日本,他有一个特殊的使命:索回镇远、靖远的舰锚等物品。

1947年5月1日上午9时,铁锚等物品的交接仪式在东京芝浦码头如期举行,仪式简单而隆重。收回的铁锚等物品先后分两批运回国内。国人无不欢欣鼓舞:“东洋鬼子来投降了!”那一年,距今正好70年。

收藏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镇远舰铁锚。

当时的人们当然知道,这只是一种象征。仍有无数北洋军舰遗物流落异国,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能忘掉那段痛彻心扉的历史。更不能忘记,我们的力量还很落后,我们依然有海无防。

海军的强大,和国家的实力直接挂钩,没有长期稳定的投入,没有坚实的国力支撑,只靠一时脑热拍大腿的冲动,风光的只是一时。就好像曾经身为远东第一大舰的定远号,从海上霸主变为海底废铁,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人们都在等待,唯有大国盛世,唯有百年耕耘,才能孕育出一支真正强大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江苏泰州白马庙,人民海军诞生了。同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声呐喊,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巧合,今天的人民海军,其标志符号正是一枚被海浪簇拥的海军锚,水兵帽的飘带上,也绣着闪闪发光的金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即使曾经走过弯路,遇过险滩,一代代中国人从来没敢忘记经略海洋的梦想。

2002年5月15日9时,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犁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首次环球远航的航迹,此行遨游三大洋,环绕地球一周,历时4个多月,航程3万多海里。此后,中国军舰的锚,愈发频繁地出现在异国他乡,但不会再以其他国家战利品的面貌出现,而是随着远航出访的编队,传播和平与友谊。

中国海军历时4个月的首次环球航行,这是“青岛”号导弹驱逐舰行驶在埃及伊斯梅利亚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河道上。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海军;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开眼看世界近两百年后,中国人终于可以挺直脊梁眺望海洋,不再惧怕。北洋将士,可以瞑目矣!

镇远舰70年前归国的那具铁锚,如今陈列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它所经历的一切。而镇远舰的另一具铁锚,已经被岁月变迁抹去了原本的用途和意义,供奉于开篇提到的日本神社之中。

无独有偶,在北洋水师的发祥地刘公岛,也耸立着一座由铁锚和船木组成的纪念碑,碑顶是一口铁钟,警示世人勿忘国耻,坚定前行。

历史的记忆不会改变,苦难与艰辛,挣扎与奋斗,无奈与愤怒,一同抛下了一枚沉重的锚,标定着我们出发的原点。无论走了多远,回头望去,依然清晰。

放置在日本神社的镇远舰主锚,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