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退伍老兵在自家办爱国拥军教育基地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罗正然 葛羽哲责任编辑:董玥
2017-05-15 12:37

见到穿军装的,就像见到娘家人

2002年6月28日,这天是朱龙训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虽然时光一晃已15年,但那天发生的一切清晰如初。“老朱!有个穿迷彩服的人刚才敲咱家门,说是部队来训练,想到咱家里借几个房间住一段时间……”那天,朱龙训正在羊毛衫厂接待客户,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他兴奋地差点蹦了起来,重要的话说了3遍:“快请他们进门、快请他们进门、快请他们进门!”

不一会儿,朱龙训就赶到家里,身后还跟着一辆小型运输车,车厢里装着3台空调,他来不及和妻子多说话,就和空调安装工人忙乎开了。

浙东沿海的夏天热得像蒸笼,官兵来了怎么住?朱龙训一送走客户就跑到家电市场买来空调。驻训官兵安顿完毕,得知空调的来龙去脉,带队领导非要给他经济补偿,被朱龙训一口回拒:“不要谈钱!”

为了让官兵住得踏实,朱龙训还让女儿、女婿到单位宿舍睡,自己睡地板,妻子则带着孙子睡小床,腾出好几间房和床铺。见此情景,官兵们死活不答应,朱龙训便向带队指挥员详细道起自己退伍后的曲折经历,并吐出肺腑之言:“老部队撤编了,见到穿军装的,就算是见到娘家人了,理当竭尽所能搞好保障。”

官兵驻训的日子,朱龙训脸上一直挂着乐呵呵的笑容,天天尽职尽责地当着“炊事班长”,上午跑水果市场买西瓜送到训练场,下午跑菜市场下厨煎炒烹炸,给官兵加菜……

海训结束,部队跟他结算水电消耗等各类费用时,朱龙训坚决不收,只提了一点要求,明年来驻训,还要住他家。

第二年,部队再次来驻训时,朱龙训只留了一间卧室,包括女儿的闺房在内的7个房间全部腾出来,清扫干净并装上空调,让官兵当天抵达就可入住。有官兵驻训相伴的夏季,被朱龙训称为“幸福的夏季”。

可2011年的夏天,朱龙训心里像打翻的五味瓶。因为当地发展海洋经济,部队更换了海训区域,从下一年开始,部队将不再来镇里驻训了。

官兵走后,热闹的农家小院一下变冷清了。茶余饭后,朱龙训在院子里来回踱步,回味着官兵集合站队的铿锵呼号、交流聊天的咯咯笑声……

思绪回归现实,朱龙训又问自己,与部队的情缘该如何延续?

开门办基地,让情缘延续下去

朱龙训细细回忆,从2002年第一茬官兵驻训,已有200多官兵在他家里住过,为了留住这些美好回忆,他把与部队官兵的合影装框集中张挂在一楼大厅的墙上。

慢慢地,这面照片墙成了朱龙训的“精神家园”,每每想念部队和战友时,他就静静站立墙前,任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曾经摸爬滚打的军营。

这时,一个小插曲让朱龙训再次与部队续缘。镇上有个叫肖敏辉的年轻人,论辈分是朱龙训的表孙,新兵下连后多次打电话跟家里诉苦,他父亲只好硬着头皮找到朱龙训,请他出面找部队领导给孩子调换个轻松一点的岗位。结果,不仅没办成事,还遭了一通训:“去当兵又不是去享福的,现在正好给年轻人补上吃苦这一课!”接着,朱龙训给肖敏辉发微信,鼓励他苦练军事课目,用优异成绩回报家乡父老。

但朱龙训心里一直不好受,这件事情引他深思:一些家长送子参军的报国意识和新兵的吃苦精神在淡化。

他对视照片墙,部队哪个指挥员不是矢志军旅、千锤百炼磨砺出来的?朱龙训凝思良久,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念头,这些指挥员的成长经历,都是教育青年立志报国的鲜活教材,何不发挥照片墙功能,在家里建个爱国拥军教育基地,这样,与部队的情缘也可以延续下去了。

想到就干,他把一楼大厅进行了重新装修布置,并购来展示柜,把部队送的各种装备模型和雕塑集中装放,并请人在院子里的墙壁画上以拥政爱民为主题的彩色简笔画,一个像模像样的家庭爱国拥军教育基地就此落成。

参观人员从最初的一个两个到现在的成量成批。去年9月,镇里还组织即将入伍的15名新兵来到他家,进行入伍前教育,朱龙训勉励他们当兵要珍惜荣誉,树立吃苦意识,早日建功军营。

对每一位参观受教者,朱龙训都热情接待。前不久,县民政局和教育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准备组织退役士兵和中小学生来接受教育。朱龙训决定给参观者好好上一课,当即打电话给女儿,让她帮助查找资料备课。女儿听着父亲兴奋的声音,有些无奈,只能劝他多注意身体,毕竟岁数大了,经不起折腾。

女儿的话似乎点醒了他,朱龙训时常问自己,等到了耄耋之年,如果干不动了、走不动了,还能为强我国防做点什么呢?

(本文刊于《中国国防报》2017年5月15日03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