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八一观点>>正文

美式全球化正终结 世界呈三分天下趋势

来源:国防参考作者:王湘穗责任编辑:康哲2014-11-20 08:10

美国追求排他性利益将逼迫中国去美化

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全球趋势2030》报告预测,未来一个可能的前景是,“美中合作,推动新一轮全球化的大融合世界”。这说明美国对中国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态。作为一个曾经的,或者说现在仍然试图继续主导全球化的国家,可能会有一种大势渐渐远去的悲凉感。对于任何有可能取代它,或者在它衰落时期不断上升的国家,它很难以一种平常心去看待。对中国这样的新兴国家,包括其他金砖国家,它多多少少都有这种复杂心态。前些年对日本也是,有一种警惕甚至打压。日本对美国说“不”,美国就说“日已西沉”。现在中国在崛起,美国就总想遏制。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就是帝国的醋意。它不解决心态问题,就无法放下身段去谈合作,更不要说让渡部分利益。

怎么判断中美合作的可能性?说太平洋很大,容得下中美两国,可如果画一张太平洋地区的图,再画一个美国的利益图,你会发现,太平洋很大,但美国占了99%,留给中国不到1%。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圈是这样的:日本是盟国,韩国是盟国,台湾它要保护,有《对台关系法》,然后是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一直到澳大利亚。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想象两国能够合作呢?何况在这个合作体系中,中国做的工作肯定不止1%,美国恨不得90%的工作都交给中国来做,总是说你得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几乎没有利益分享,对中国的统一和领土、领海主权也要指手画脚。这就是美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的天性——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排他性的利益。赵汀阳在《天下体系》一书中说,现在世界体系的问题就在于,主导国家追求排他性利益,而且是最大化的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下谈什么合作呢?一看太平洋地区美国的利益圈就知道了,中美很难合作,更何况还存在着两国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合理。

上面是从空间结构和份额来讲,从法理上讲,二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等,中国的合法权益如台湾、钓鱼岛,包括南海,是国际法规定的。这是高于《旧金山合约》的法,规定了中国的合法权益,但美国也不承认。我的合法权益你非法占有,占到99%,那你说跟中国合作,这叫口惠而实不至,甚至是口惠而行恶。所以我认为,中美如果想合作,美国必须改变态度和行为。关键不在有没有合作的表示,而在于在一种平衡权利与义务的框架下,以分享利益的机制去稳定地推行合作。没有利益分享,就没有合作。

美国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们有些短视。他们做了力量分析和判断,认为太平洋必须由美国来主导。前段时间,中国和东盟整合,包括中日韩整合,影响了美国的既得利益。因为美国视太平洋为“美国湖”,谁要改变这一点,就触动了美国的利益。1905年,美国与日本秘密搞了个“塔夫脱—桂太郎协议”,划分彼此在亚洲的势力范围;20世纪50年代,美国又划了一条“艾奇逊线”;今天美国的利益线比那时范围还大,更不公平,整个太平洋都成了“美国湖”。可是美国得明白,你不可能通吃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如今主权国家平等,我承认你的利益,你也得让我得到我应得的一份。把你的国家安全寄托在其他国家不安全的基础之上,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美国现在的问题是,想通吃安全与经济利益,但它债台高筑,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财大气粗了。它靠什么来通吃呢?军事力量。美国唯一一个强大的杠杆就是军事力量。因此,它就对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进程进行了一种反设计,我称之为“制造并维持可控的紧张”——利用亚太地区原来缺少安全框架的设计,制造主权争端,在安全问题上拉偏架,使它这个“隔岸平衡手”获得干预的可能。当然也不能让局面完全失控,那样也会冲击美国的利益,所以最好维持可控的紧张局面,制造矛盾争端,阻断东亚的合作进程,再通过安全杠杆让东亚整体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

这和英国当年在欧洲大陆做的是一样的。德国强了帮法国,法国强了帮德国,永远不让一个大陆强国来统治欧洲,否则就意味着英国的被边缘化。美国现在也是玩这手,绝不允许亚太地区进行整合,更不能让中国来主导,中国主导就意味着美国的边缘化。可是美国忘了一点,就是东亚与欧洲的最大不同——欧洲四分五裂,而东亚大陆只有中国一个大国。利用日本来制约,在地缘上很难实现。中国只要保持统一,美国这个“隔岸平衡手”就只能在海上捣乱,但捣乱又无伤大局。

美国目前在亚洲地区所做的就是不断挑事儿,制造矛盾、利用矛盾,包括利用钓鱼岛问题。钓鱼岛是怎么回事?基辛格非常清楚。当时是一个大家有意搁置的问题,现在美国把这事儿挑起来,看起来得计,结果很可能导致中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安全事务上脱美化、去美化。你不跟我玩儿,我还不跟你玩儿呢!美国对待中国,不过就是开放一般商品市场和国债市场,其他方面,高技术不转让,政治上不断指责,网络上实施监视,军事上拉偏架,还老在周围耀武扬威,施加军事压力,利益还不让渡,那中美之间还可能合作吗?基本成了缘木求鱼。

美国这样做,促使中国加强与俄罗斯合作,中俄一起对美国说“不”。中俄在战略上接近,可能会形成一个以中俄为核心的东亚,或者西太平洋地区。普京在今年5月亚信峰会的设计是,中俄印三方统合。这些国家有人口,有制造业,有资源,也不缺少独立的金融体系,发展下去,将成为一个脱美化的经济体。亚信峰会开始解决安全问题,不让美国来“打楔子”,不让域外的国家军事干预。相关各国之间,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可以商量,安全可以互保,这就俨然形成了一个大的体系。

如果美国不跟中国合作,可能一段时间后,中国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小。但是中国不用太担心,无非就是一个3亿人的市场。中国沿海发达地区5~6亿人口,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已经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如果我们把13亿人的大市场开发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的单一市场。13亿人的市场相当于什么,比一个3亿人的美国市场加一个5亿人的欧洲市场人口总和还大。如果再加上俄罗斯和中亚,包括阿拉伯地区,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这是新时代的亚欧大陆合作网络。历史上,这个网络维系了这一区域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完全有可能在新的时代再现辉煌。

中俄存在共同利益,这是双方成为战略伙伴的基础。在目前的全球背景下,中俄具有相似的命运,这是双方互信合作能够长期化的关键。当然,领导人的共同认识和相互信任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中俄战略合作的互补性更高、稳定性更强。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最缺的是资源,而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资源国家,两国合作对双方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最近中俄签订的天然气协议看,双方在能源领域形成了相互保障的背靠背关系——俄罗斯为中国的能源供应提供长期的保障,中国为俄罗斯的能源提供稳定的市场。这就是说,今天中俄之间是互补互助、合作发展的关系,不是沙俄与满清的领土竞争关系,也不是斯大林与毛泽东时期大哥与小弟的关系。

特别是,中俄在与美欧日等金融国家的币缘政治竞争中具有共同利益。中国的制造业体系和俄罗斯的资源及工业体系合作,可以在金融国家、制造业国家、资源类国家的全球币缘政治博弈中形成强大竞争力,对处于总体优势,因而倾向于利益通吃的全球金融资本集团形成有效反制。而俄罗斯的人口结构与中国和平传统的内在制约,可以从根本上避免双方间的矛盾走向战略冲突,因此有可能在持续合作的互动中成为应对海权国家、金融资本国家压力的“命运共同体”。因此,中俄合作可以走得长远。

也就是说,中俄有共同利益,又能优势互补,中俄背靠背相互借力、彼此支撑,可以形成对美国和西方的制衡。我认为,美国如果不抓紧,它跟中国合作的机会就会失去——目前正在失去。这是美国的战略家们需要反省的。最近因为网络安全问题又来起诉中国军人,也太健忘了!你自己斯诺登事件闹得天怒人怨,还没完呢,这样下去的话,大家怎么合作呢?先不讲别的,就讲利益。如果美国想通吃利益,始终把别人作为小伙计压着,不能平等待人,人家就会用脚投票,自己去抱团。到那时,你美国还能主导世界吗?甚至还能主导太平洋地区吗?没有了中国的配合,没有了东南亚,还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吗?再说,为什么不能是太平洋地区国家的太平洋世纪呢?为什么让你美国独占,利益通吃?通吃,就找不到真正的合作伙伴。

所以,美国的战略家们需要反省。美国利用东海、南海争端遏制中国,在乌克兰事件中打压俄罗斯,幻想通吃利益,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如今美式全球体系已经丢掉了半个欧元区,现在又失去了俄罗斯,如果再失掉中国的合作,或许日后还会有印度、土耳其、沙特等中东国家甚至是韩国、日本的背离,美式全球化体系就将完全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