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解放军草地剿匪战役,这两个特点你注意过吗?

来源:中国军网微信作者:蒋桂花责任编辑:杜汶纹
2018-07-27 16:36

二是草地剿匪战役主战场在四川境内,却由当时西北军区的部队为主来实施。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主战场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位于川甘交界,从西北方面到四川境内若尔盖草地的交通状况、人员调度、军需供给、地理位置等都优于四川,当时北线西北军区的前方指挥所就设置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与甘肃碌曲县共同管辖的边地小镇郎木寺境内。其次,叛匪的主体是从西北甘肃、青海境内窜入的西北“五马”的残余。

“草地剿匪战役”原西北军区前方指挥所所在地——郎木寺。

所以,实施草地剿匪,就由西北部队为主在北线作战,西南部队为辅。若尔盖县委党史研究室2011年内部出版的书籍《回望雪山草地·20世纪50年代剿匪侦查亲历记》(都爱国著)记载了北线参战部队的构成:

北线西北军区的前方指挥所,由甘肃军区组成,军区一位副司令担任副总指挥。西北参战部队计有:

(1)、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一师全部(三个团),战役开始前,新由绥远省(今内蒙古)调入;

(2)、西北军区骑兵第一团(全部);

(3)、西北军区骑兵第二团暨青海军区果洛支队(骑兵)、步兵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

(4)、西北军区公安第十一团;

(5)、甘肃军区独立团;

(6)、甘肃军区骑兵大队(两个连);

(7)、第十一师侦察骑兵连。

以上正规作战部队,共计97个连队,11656人,实力超过叛匪5倍有余。

20世纪50年代,川西北草地还没有汽车通行的公路和桥梁,为配合草地剿匪战役的实施,修路架桥必须同步进行,那时草地区域还没有解放,当地更没有修路架桥的技术条件,前方指挥所便从遥远的新疆调回正在新疆执行任务的原西北军区工兵第二团,承担北线作战区内道路、桥梁的修筑任务。

若尔盖是著名的黄河大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境内有两条著名的黄河支流嘎曲(白河)和墨曲(黑河),在这两条河上架设桥梁困难重重,桥梁的材料也是问题之一。

黄河大草原上的嘎曲河。(摄影 杨文明)

据原唐克牧区教育督导阿扣旦真告诉我,修嘎曲(白河)大桥时,解放军需要大量木材,距嘎曲河较近的一片森林位于今阿坝、红原、若尔盖交界的分水岭一带,那片森林属一小土官管辖,解放军通过与土官协商后按照市价支付现金(银元)购买了树林的砍伐权,将砍伐的原木再由牦牛驮运到河边……

解放军战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一面进军草地,一面修路架桥,连续作战,不仅快速修通了从夏河拉卜楞到郎木寺之间的便捷公路,确保了北线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输入,而且架起了若尔盖大草原境内黑河、白河上的两座木质大桥,首次改写了川西北草地交通无公路、无大型桥梁的历史。

修建于1953年的唐克白河大桥。

解放军进军西藏也是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至今传唱的经典歌曲《洗衣歌》就产生于那个时代。

是谁帮咱们修公路?是亲人解放军!

是谁帮咱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

架桥修路的善举历来被当地少数民族奉为圣神的事业。川西北草地的第一条公路是解放军修筑的,川西北草地的第一座桥梁是解放军修建的!

2012年的春天我到原成都军区总医院探望都老,都老依然健谈如常,他告诉我:

原成都军区参谋都爱国

1953年6月初,草地公路修通后,南线前指主要成员在今阿坝县召开草地土官老民座谈,由北线指挥所派遣的两辆美国造的十轮卡车,拉着北线参战官兵送给南线部队的慰问品和对“草地土官老民座谈会”的所需物资,从西北前方指挥所所在地郎木寺开到今阿坝县城,这两辆卡车便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开进雪山草地阿坝州的汽车。当时成都到阿坝的“成阿公路”(即国道213线),才修筑到理县的薛城镇。

阿坝州解放的六十多年,是军民共建的六十多年,仅从公路桥梁和交通工具的变迁来说,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

作者简介

作者蒋桂花,中共党员,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人,曾任若尔盖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若尔盖县史志办主任,雪山草地党史资深研究者、阿坝长征干部学院特聘教师。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