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凝视中国军人挺立如山的热血背影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段江山 吴银华责任编辑:王俊
2018-12-27 02:19

这些挺立如山的热血身影,正是一座座爱国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丰碑。

2018,凝视中国军人挺立如山的热血背影

■解放军报记者 段江山

那些背影,标定了军人的精神坐标

19岁的青春应该如何度过?

当很多年轻人正徜徉在美丽的校园,或者陪在家人身边的时候,19岁的上等兵郭豪却倒在冲锋的路上。

2018年7月30日,高原演习场上,西部战区陆军某旅上等兵郭豪和他的战友向海拔5008米某高地快速穿插。冲锋途中,高寒缺氧所造成的心脏骤停,无情地夺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本来,郭豪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退伍了。演习前,他主动找到班长刘亚江请战:“班长,我必须去!”

牺牲前,郭豪还在照顾同班战友。机枪手潘应澳体能素质弱。行军时,郭豪主动用自己的步枪换过他手中的机枪。这一换,郭豪肩上多出近4公斤的负重。

在郭豪的微信朋友圈和头盔内,都写着这样一句话:“理想高于天,越苦越向前!”

即便将要退伍,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郭豪稚嫩的脸庞上都未曾闪过一丝一毫的犹豫和退缩。他留给世人的背影,永远保持着冲锋的姿势。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从军誓言。

郭豪牺牲一个月后,《军营观察》版推出特别报道,纪念这名19岁的上等兵。

“军人即便倒下,也要向着胜利的方向,也要保持冲锋的姿势。”这句话,是对郭豪的青春热血和牺牲精神最好的诠释。

他义无反顾的热血背影,标定了战场上军人所追求的精神坐标。

军人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也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面对危险时,他们更是国家的钢铁脊梁。当那一天来临,他们时刻准备以生命为代价,践行军人守护祖国每一份安宁的诺言。

前不久,武汉市授予烈士李道洲“见义勇为英雄”称号。这座城市用“最高规格”的荣誉来纪念烈士壮举。

李道洲生前是空降兵某旅四级军士长。2018年3月3日下午,武汉某小区居民楼内发生火灾。当时,休假中的李道洲正在该小区物业公司办公室等妻子下班。听说了火情,李道洲拎着一瓶干粉灭火器,急忙赶往现场。

两次冲进火场,李道洲救出了两位80多岁的老人万恒志和蒋萍英。而他们患脑瘫的女儿万林还被困在滚滚浓烟中。李道洲为了劝老人放心地远离火灾现场,坚定地对万大爷说:“我是军人,我保证把你姑娘救出来!”

为了这句军人的承诺,李道洲第三次冲进火场,却再也没有从烈火中走出来。火灾被扑灭后,救援人员进入现场发现,已经牺牲的李道洲依然保持着救人的姿势。

“他背着那名女子,至死都没有放弃救人。”一名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感动地说。

李道洲留给世人的背影,永远保持了救人的姿势,也标定了军人面对灾难时舍己救人的精神坐标。

在《军营观察》版,记录了很多这样挺立如山的背影。

《伞花飘散,我心依旧》带领读者重温10年前,空军空降兵“十五勇士”伞降汶川地震震中的壮举,追踪舍生忘死的精神在勇士身上延续的轨迹。在留存至今的视频资料中,闪现次数最多的画面,就是他们面对云层下未知的灾情,义无反顾、纵身一跃的背影。

2007年11月30日,原第二炮兵某部军官孟祥斌勇救落水女青年,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生命。他托举落水者的英勇背影感动了一座城。这些年来,这座城里的人们一直在默默地怀念他,并传承着他的精神。这些动人的故事都记录在《10年,一座城这样牵挂一个人》中……

盘点这些英雄的故事,每一个挺立的背影都承载着军人的铮铮铁骨。他们立起的,是军人牺牲奉献的精神丰碑。

那些面孔,见证了改革强军的“足迹”

新的一天开始了,一遍遍熟悉而嘹亮的晨跑口号声穿透了军营。在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军体教员陈振宇正带领全连官兵开展军事体育训练。

今年初,《军营观察》版刊登了《上岗150天,军体教员陈振宇的“烦恼”》,深度剖析军体教员这一新生职务的喜与忧。

如今,看到训练场上越来越多的“肌肉男”,陈振宇早已不再烦恼。军体教员正由最初的懵懂走向成熟。在战斗力建设中,他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官兵的点赞。

在改革强军的宏大叙事中,一个个新生岗位为我们提供了深度观察这场浪潮的微观视角。而一个个走上新岗位的“陈振宇”们,他们艰难探索的面孔,见证了我军体制编制调整和战斗力转型升级的“足迹”。

在《士官参谋之问》中,上士吴坚作为旅首任士官参谋,经历了诸多尴尬:他在艰难适应新的身份职责,而他的战友也在适应士官参谋这一新岗位的存在。

随着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吴坚不仅担负起全旅某型雷达的日常训练和维护保养任务,还要督察全旅的训练。在演训场上,他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吴坚的转型面孔,正是我军转型的缩影。

战争形态的加速演变,对一线士兵尤其是士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士官也将发挥更大作用。

惊涛骇浪中,海军某部一级军士长丁宝英正站在船长指挥位置,指挥交通艇规避暗礁、险滩和渔船。作为海军最早的“士官船长”之一,他黝黑的面孔背后,是海军士官船长制度的艰难探索历程。

为了打赢未来战争,越来越多有想法、有干劲、有能力的士官骨干人才勇挑重担,走向更高层次的战位,承担起原本由军官担负的职责。这些变化被记录在《士官船长“养成记”》《“霸道”艇长,憨厚“老哥”》中。

部队体制编制调整,让很多人走上新岗位,也有人为改革作出了“牺牲”。

有一阵,上尉郭盛一有空就钻进营区小树林猛抽烟。在编余之后的日子里,他感觉“心里堵得慌”,迷茫焦虑和巨大的无力感一度困扰着他。

但对部队的热爱最终“占了上风”,郭盛逐渐振作起来。在训练场上,在比武演练中,都有他奋力拼搏的身影。

郭盛重新纳编了,被任命为某连指导员。他和很多编余干部的故事,以及他们对军旅的执着追求,都记录在那篇《编余之后》中,成为宏大的改革“拼图”中不可或缺的那一块。

在这场深刻变革中,实现转型升级的不仅是战斗力建设,还有我军的风气建设。

对于第一次行使监督权的经过,上士陈双河至今记忆犹新。那一晚,陈双河在连部门口徘徊良久。经历了内心的诸般纠结,他终于鼓起勇气向连长、指导员提出了自己对“晚点名超时”的意见。没想到,他的意见很快被采纳,连长和指导员及时纠正了不当做法。

这番经过被记录在《军营观察》版关于某合成旅风气监督员履职情况的深度报道中。

而在陈双河从纠结到释然的面孔背后,是全军范围内一项风气建设重要举措的推进落实:从去年4月开始,在中央军委纪委统一部署下,全军军级以上单位纪检监察机关分别在380多个旅团单位建立基层风气监察联系点,并指导各单位选定了18900余名基层风气监督员。

从陈振宇到陈双河,这一张张基层官兵的平凡面孔,正见证着改革强军这一非凡的巨变。从个人命运转变的微观视角,我们听到了新时代加速迈进的铿锵足音。

9月,正是新毕业学员奔赴部队、开始担任排长的时节,《军营观察》版一组《寻找“凌晨两点的中尉”》系列报道引发了刷屏热潮。

中尉李政阳用异常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军校毕业后,到部队任排长两年时间里的酸甜苦辣。那些没有什么波澜甚至有些琐碎的点滴日常,却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同感”:都是大实话,看似平淡无奇,读来却直抵人心!每个曾经当过或者仍在当排长的年轻军官,或多或少都可以在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这名中尉的故事,或许可以作为这个变革时代,年轻官兵精神面貌的最佳注脚。

那些瞬间,展现了军人的铁汉柔情

在西沙永兴岛码头,“三沙一号”交通补给船缓缓靠港。西沙水警区三级军士长邓定斌欣喜地走上前,从刚下船的妻子陈美怀中抱过小女儿邓雯嘉,在她粉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两下。

在这温馨的团圆画面中,军人充满温情的瞬间被记录在《团圆在天涯》中。那一次,共有80多位西沙部队官兵家属登岛,与各自的儿子、丈夫、父亲和兄弟团聚。在欢声笑语和喜悦的泪光中,军人对家人的深情展露无遗。

在军人的内心世界,家和国永远交织在一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也是心灵最温柔的港湾。除了演训场上军人铁血刚烈的一面,《军营观察》版也记录了军人面对家人时铁汉柔情的瞬间,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而又立体的当代军人形象。

一次,海军黄山舰某部门副部门长朱湖滨随舰在南海海域执行执勤任务。同在这一海域的洪湖舰,则靠过来进行对接补给。而他的妻子袁媛就是洪湖舰的副航海长。

夫妻俩知道即将与对方的战舰近距离相遇,都很激动。

袁媛冲上洪湖舰的甲板,站在右舷,不停地挥手;朱湖滨则冲上黄山舰导弹发射平台,站在左舷,看着妻子。

当时两艘战舰之间,只相隔10 多米,尽管机械声嘈杂,他们还是能听到彼此暖心的问候……由于任务繁重,新婚不久的两个人很久都没能见上面,竟然以这样的方式在海上“团圆”。

这是专属于军人的浪漫瞬间。这些海军官兵用一个又一个感人瞬间,书写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团圆的航迹》。

军人的深情不仅给了亲人,也给了亲如兄弟的战友,给了作为第二故乡的军营。这些感情隐藏在日常紧张的战备训练任务背后,却往往会在退伍的那一刻集中爆发。

在即将离开军营的那一天,老兵张鸿仁与老连队3位战友视频通话。由于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他一年前离开老连队来到新单位。看着手机屏幕里的3个老战友,以及老连队的荣誉室,张鸿仁的泪腺瞬间绷不住了……

在今年年底的这次退伍中,刘鑫、王刚、陈大鹏等万千老兵,都红着眼眶向战友敬完人生最后一个军礼,踏上归途。

《老兵回家》《老兵不老》记录了他们眼含热泪的瞬间,那是与训练中的坚毅截然不同的状态,却同样触动人心。

除了家人和战友,面对那些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军人同样付出了满满的善意。

汶川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的强天林还在读初二。他走出学校,穿过废墟,踏上回家的路。

在路过东河口时,强天林突遇余震。面对路两侧滚落的乱石,他吓得动弹不得。正在附近救援的一位解放军叔叔紧紧搂住他,用身体挡住了落石。那位解放军叔叔牵着强天林,把他送到安置区,还帮他找到了家人,让强天林一家劫后团圆。

在灾后重建的日子里,那位解放军叔叔经常跟强天林讲述自己的从军故事,还送给他一个笔记本,鼓励他好好学习。强天林也暗下决心:“总有一天,我会成为像你一样优秀的军人。”

汶川地震10年后,强天林早已从军校毕业,成为某部排长。根据他的故事,记者写下了《救我的那个叔叔,你在哪里》。这篇报道在《军营观察》版上刊发后不久,强天林终于见到了他苦苦找寻的那个“解放军叔叔”——原“猛虎师”高炮团三营营长李世忠。

当年,面对灾难,李世忠用一个又一个善意的瞬间,抚慰着惊魂未定的初中生强天林。这些温暖的瞬间永远定格在强天林的心底,影响着强天林一生。

很多年后,强天林终于成了“当年那些叔叔”的样子,加入了解放军。李世忠当年的那份善良也得到了最好的传承。

这一个又一个温情的瞬间,是军人铁汉柔情的一面,也是他们不断奋进,并带领着别人奋进的力量之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