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视察过的部队丨硬气!“陆战雄师”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孙继炼 周猛 钱晓虎 梁蓬飞责任编辑:任爽
2018-02-02 03:17

1月下旬,中部战区陆军某师官兵开展夜间机动演练。叶红

——严训苦练,砥砺敢打必胜的虎虎生气!

那天,现场聆听完习主席训令,二级军士长丁辉立即发动合成营装甲集群“第一车”。在习主席注视的目光里,一条钢铁长龙蜿蜒向西,展开48小时跨昼夜强化训练。

“三军统帅亲自做动员,什么是练兵备战的导向再鲜明不过了。”入伍25年,丁辉把装甲兵专业特级证书拿了个遍,可以轻轻松松“吃老本”。但听了习主席的训令,丁辉那颗有点“沉寂”的心被瞬间点燃了。

43岁的“兵王”开始了新突击。连续几天爬冰卧雪、高强度训练,他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又犯了,却没有错过一堂训练课。丁辉说:“今年春节,我就在驻训场上过!”

一名老兵的精气神,折射出这支部队的新面貌。某团驻训场,一场群众性创破纪录活动在训练间隙展开。九连连长胡美勇一马当先,独揽10公里越野、3000米跑等4项第一;另一项5公里越野,下士龙强拔得头筹。自此,该团这5项纪录分别由他们“冠名”,榜单一出,就有官兵当场向他俩下了挑战书。

记者观赛时,偶遇两名从生活服务中心前来参加训练的战士。“只会炒菜做饭可不行,上了战场,子弹不会绕过后勤兵!”他们说。

“开训即开战!”某团合成营从开训现场直接开赴50公里外的训练场,接受实弹战术考核。导调组一路出难题、设险局,屡屡将他们逼入绝境。

“拼了!”营长乔意成使出浑身解数,指挥分队运用信息欺骗、信息压制等手段,破“敌”外壳、卡“敌”节点,打出了数字化部队“耳聪目明、臂长拳硬”的优势和潜能。

——研战谋战,集聚横刀立马的胜战底气!

入夜时分,师机关办公大楼的灯又亮了。这是新年度开训以来第五次经典战例研讨,复盘、抗辩、推演,从师长、政委到机关干部,无一缺席。

现场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该师提供的一份材料里,各级首长称为“指挥员”,值班室称为“固定指挥所”,师团机关称为“指挥机构”,看似简单的名称之变,却透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

“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入推进数字化部队建设管理和作战运用创新,聚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是习主席对该师提出的新要求。开训以来,他们对照习主席重要指示,三次修订完善新年度训练筹划和部队长远规划,全面砥砺基于网络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全域作战能力。

记者踏访训练场,帐篷里的指挥员同样睡意全无。某团指挥员依托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演练将传统兵种与情报侦察、信息通联、电子对抗等新质力量有机融合的制胜之招,聚力突破“内部有烟囱、外部联不上”的瓶颈。这支数字化劲旅,既练敢打敢冲的“体能之勇”,更练决胜千里的“信息之勇”。

——敢为人先,淬炼改革创新的凛凛锐气!

“轰!轰!”采访中,该师某机步团的不寻常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进驻训练场当天就展开实弹射击。

曾几何时,单装操作、班排战术、营连协同、实弹射击,是装甲部队一以贯之的训练步骤。今年刚开训,这个团就一反常态,打响第一炮。副师长朱廷超介绍,长期以来,很多部队训练存在“年年都上一年级”的怪圈,所有课目都从“零”开始,按部就班,如此循环往复,部队战斗力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打破常规,需要敢于变革的勇气。”开训以来,该师基于大纲再造训练流程,变“先训后考”为“先考后训”,从“一锅煮”到“分类训”,根据力量编成新变化,探寻新的组训方法和战斗力新的增长点,使训练更加紧贴对手、紧贴战场、紧贴任务。

“能力营”“任务营”,是该师的一项新创造。给记者的直观印象是,“能力营”按纲施训打基础,逐人逐装逐级快速形成战斗力;“任务营”时刻保持战备状态,战斗力指数始终“满血”,拉出营门就能打仗。在这个师,常年备战、随时能战不是一句空话。

新创造的背后,是这支部队鲜为人知的特殊使命。作为我军首支数字化部队,对全军同类型部队如何建、建什么、建成什么样子,具有示范引路作用。近两年,该师开始探索运用“合成战斗连+支援保障连”的编组模式和任务式指挥模式,增强战场感知和兵种协同效能,围绕提高网聚能力畅通信息流转链条,使“万人千车一张网”走向现实。

“我们不但要输出智慧、输出经验、输出模式,也要输出‘教训’,让兄弟部队少走弯路。”该师一位领导说,希望这块“试验田”开出更多创新之花,结出更多胜战之果。

数字化的部队,数字化的兵,钢多气盈骨更硬。即将告别营区,广场中央巨石上镌刻的几排红色大字映入记者眼帘——

“时刻准备着,为勇敢捍卫崇高荣誉而战,为忠实履行神圣使命而战,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战!”

这是一代代革命军人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铮铮誓言,更是新时代这支陆战雄师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解放军报石家庄2月1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