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沦陷区几十所高校内迁

这所大学走出了一条“文军长征”路

来源:海南大学作者:王凯责任编辑:王俊
2018-01-11 10:04

西南联大负责人与湘黔滇旅行团全体教职员合影

另一所“西南联大”

抗战爆发以后,昆明接纳了冒着炮火西迁的西南联大,几乎与此同时,同处西南边陲的成都华西协合大学也迎来了来自全国不同地域的数所高校,美丽宁静的华西坝成为大后方的又一所“西南联大”。

华西协合大学是由英美教会组织创办的一所教会大学,校址选在风光旖旎的成都华西坝。“卢沟桥事变”后,中国高校和学术机构纷纷内迁,华西协合大学敞开大门迎接西迁的友校和师生。

1937年10月,中央大学医学院和畜牧兽医系第一个迁移坝上;11月25日,金陵大学的师生从南京起航先后出发,经重庆抵达成都;与此同时,远在山东的齐鲁大学也迁至坝上。1938年1月,已被战火冲散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师生分别从武昌和上海奔向成都,其他散居各地的同学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华西坝,当年秋季,学校正式招生开学。最后到达华西坝的是燕京大学,1941年12月,日寇占领了燕大校园,逮捕了30余名师生,学校被迫解散。第二年春天,燕大师生们冒着危险,穿过沦陷区奔向成都新校址,有的同学甚至是沿途乞讨而来。1942年春夏之交,饱受磨难的燕京大学在华西坝开学。

中央大学医学院已于1941年秋季迁出,至此华西坝共汇聚了华西协合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和燕京大学五所高校。由于这些学校都是当时中国高校中的佼佼者,所以人们将华西坝五大学誉为“Big Five”(五强),也习惯地称这一时期为“五大学时期”。

“五大学时期”是华西坝一段独特而空前的历史,伴随着抗日前线的血雨腥风,坝上的高等教育不仅没有萎缩,相反却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各大学在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增设了一批新系科,学生人数也比战前增加了许多。在这种情况下,华西坝的校舍和设备被发挥到了极至,广大师生因陋就简,阁楼、地下室、洗衣房都变成他们学习和工作的好地方。各校师生朝夕相处,取长补短,五校采取松散结盟的方式,相互利用对方的师资、校舍、设备进行协作办学,对教学采取统一安排、分别开课的办法,允许学生在校际之间任意选课,各校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教授师资和教学设备也可以互通有无,一时间华西坝成为五大学共同的家园。

1945年夏,五大学联合举行了毕业典礼。也许人们已经预感到抗战将要结束,各校议定扩大规模举行,地点选在肃穆宽敞的赫斐院。由于毕业生人数太多,学士衣袍难以准备齐整,故权宜改为男生着西服,女生穿旗袍。五大学校长、教授及四川党政军要人张群、邓锡侯等出席,但谁也没有料到这竟然是“五大学时期”最后的一次毕业典礼。

战争结束后,各大学纷纷回迁,师生们依依惜别,曾名扬大后方的“五大学时期”终于欣喜而又略带酸楚地画上了一个句号。1949年后,当年的华西坝五校迁的迁,拆的拆,兼的兼,风流渐被雨打风吹去,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留给后人的一点无奈和遗憾。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