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评 | 这些是军人优先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作者:进击的熊爸爸责任编辑:杨红
2017-05-18 15:49

钧评 | 这些是军人优先的正确打开方式

“军人优先”的话题最近因为一件小事又出现在了朋友圈。这件小事便是:某部刘干事乘飞机出差,赶到机场后准备从军人优先柜台办理登机手续。然而当他拿出军官证上前时,没想到却被现场工作人员拦住了,称这是贵宾值机柜台,机场规定,军人优先也要排在贵宾之后。当有媒体对此报道后,朋友圈里有人义愤填膺:凭什么说好的优先又不优先了?

先消消气,这事没那么复杂。法律法规对军人乘机购票优先有明文的规定,但并不包括机场值机的优先。机场设置个“军人优先”专柜以示拥军之情,这当然很好;但机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也有自身的自主权和解释权,偶尔不能提供“优先”了,只要解释清楚,其实也没什么。“军人优先”的真正含义从来就非表面和物质的,纠结这些没有必要。

什么是军人优先?它其实是一种高尚的社会氛围:国家和社会尊重那些为国奉献、守卫人民安全和甘于奉献的军人,更多地反映在对军人这一职业荣誉上的、精神上的认可和激励。这反映了人民的国防意识、反映了国家和人民对军人的敬意。“优先”既要在法理之中,又要落实到更高的精神层面上。只有社会真正形成拥军爱军的共识,这个国家和民族才能长治久安。

我一直觉得网上挑起争论军人优先的话题有点怪异,因为刻意贬低“军人优先”或者刻意拔高“军人优先”的声音,其实都与现实相差甚远。现实中,法律法规确实有明文的优惠规定,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军人在享受这些优惠的时候是谦虚和谨慎的,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少有站出来“优先”;而老百姓对国家和社会赋予军人的这些优惠,则是支持和包容的,生活中很少见到反对“优先”。

网络上也有个别人,喜欢把“特权”和“优先”绑在一起,别有用心地离间军民关系;也有极少数官兵没有摆正自己心态,纠结于表面上的形式,甚至因为没享受到规定之外的“优惠”就有意见闹情绪斤斤计较,这在某种意义上伤害了军队军人形象。

我们其实应该对“优先”有更高的认识,要知道它是从哪儿来,为什么有的,才可以知道如何才能继承和发扬下去。实际上,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军人这一职业的名声并不好,“好男不当兵”等俗语是对旧军队社会地位的真实反映。但有一支军队的出现改变了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共产党领导的这支人民军队。改变这一切的首要原因是他们也讲“军人优先”,但这种“优先”又是不同的。

刘老庄82烈士就是讲优先的,当绝对优势的日寇突然袭来时,他们优先顶上去坚守阵地直至全部牺牲,但他们的优先使得老百姓免于屠戮安全撤离;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也是讲优先的,当小男孩崔莹坠入冰窟中后,他优先跳了下去,用尽全力把男孩托上来后力竭沉底,但他的优先使得这个孩子得以生还;雷锋也是讲优先的,当老人和孩子有困难时,当群众和战友需要帮助时,当社会和军队需要贡献力量时,他一定会发出暖暖的笑容,然后倾其所能贡献一切。

实际上,当军人们真正在乎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优先时,他们一定会得到国家和人民的奖赏,国家和人民就会尽力让军人受到尊崇和优先。刘老庄的82烈士之后,解放区人民会全家推着独轮小车为淮海战役中的这支队伍运粮运弹;罗盛教之后,朝鲜的阿玛尼会顶着炮火把志愿军伤员背下阵地;而当雷锋和他的战友们之后,那个年代故事,你我都知道的。

最后,笔者想讲一次军人“优先”的待遇经历。九年前这个月的一天,有四名军人奉命从昆明赶赴四川某地的部队。当他们背着背囊身着迷彩服在双流机场下飞机时,过道上的人们就立刻让出一条道让他们先行;当他们走出机场,几辆出租车争着要免费把他们送到长途车站;当他们在长途车站旁边的小店吃饭,小店老板给他们加了三四个菜还不收他们饭钱;当他们在寻找开往目的地的大巴时,一辆私家车主动愿意送他们前往目的地;当他们到了目的地附近时,车主不但一分钱不收还把车上的矿泉水、饼干等拼命地塞给他们……临别的时候,车主还握着他们的手反复念叨,感谢你们,一定要注意安全……

那一天是2008年5月14日,汶川大地震的第三天;他们要去的那个地方叫北川,山崩地裂非常严重;他们中的其中一个人,是我。

我坚持认为,这才是值得一位军人铭记一生的“优先”时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