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网络电影《兵心无悔》为何一夜爆火?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责任编辑:王俊
2017-05-12 10:45

一部基层官兵自编自导自演的草根影片为何被热捧,记者来到西部战区陆军某部深入探访——

“走心”的力量有多大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孙利波 通讯员 董武侃 李湘儒

两个版本之间的“神逆转”

与如今的走红军营不同,《兵心无悔》曾有另一个版本数月前在部队试映,却让许多官兵患了“尴尬症”。

“‘五毛钱’的特效太玄乎,就像是看抗日神剧。”

“一会儿缉毒一会儿反恐的,咋不像是我们干的事儿?”

“这个我打五分,不过满分一百,哈哈……”

面对战友们的吐槽,导演张永平、编剧顾靖颇为不解:为了给战友们呈现一部反映军营生活的影片,不图出名挂号,不求任何经济效益,费尽心力拍出的“大片”,有精心编排的战斗故事,有炫酷的特效,大家为何不买账呢?

带着疑问,张永平和顾靖见缝插针聊了几十个战友,收获不小。

九连上士李建平说:“我们这茬兵是看了《士兵突击》来到军营的,都想像许三多那样在军营追求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近几年入伍的90后、95后战士知道许三多的很少,他们津津乐道的是《战狼》,是《我是特种兵》,而这些影视剧所呈现的与部队现实差距太大,他们来到部队后,基本上都会有种失落感。”

三营教导员李晨说:“呈现给战士们看的电影,不需要俊男美女的噱头,更没必要脱离部队实际去虚构。战士们想看的是真实的部队,是原汁原味的兵的生活。”

上士班长高强掰着指头给他们算“账”:“我是89年的,班里最小的兵是98年的,很多时候对年轻战士的一些想法和行为难以理解,张导你们能把这个‘代沟’拍出来我算服你。”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贵于实。”主创团队恍然大悟:我们很多战士在部队呆了至少一年,部队什么样他们了解,就是要把他们熟悉的生活里那触摸不到的一面呈现在他们眼前。

就这样,主创团队决定重起炉灶。

修改剧本,不再一厢情愿闭门编故事,先后采访50多名大学生士兵,13次易稿;确定演员,深入班排精心挑选3个月,几乎所有角色都是本色出演:“你就演你自己,平时怎么样就怎么演,不用考虑太多。”

从炫酷亮眼到回归本色,从吐槽无数到点赞如潮。面对两个版本之间的“神逆转”,宣传干事陈陇军感触颇深:“《兵心无悔》的最可贵之处,就是以兵的视角,在官兵之间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实现了心与心的交融。”

用身边的感动,感动身边的人

“我敢肯定,无论性格、气质还是工作成绩,扮演林忠没有人比卢成林更合适。”合上剧本,二营教导员彭世雄自信地向主创团队推荐。

影片选角过程中,“卢成林”这个名字总是不断涌进主创团队耳里。他到底何许人也,为何能得到这么多官兵认可?

他是九连“益林战功班”班长,当兵12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硬是一点一滴地“啃”下了大专学历,因为训练爱“玩命”,他各项军事素质都能在单位挂上号,先后参与了抗震救灾、跨区演习等20多项重大任务,同样是因为爱“玩命”,他先后两次发生骨折训练伤。但最难得的是,他带的兵有2人提干,30多人成为“训练尖兵”“理论之星”。

首映那天,看着影片中林忠因为受伤错过提干考试,八连上等兵单晋辉着急得直摆手。当他听说林忠的扮演者卢成林“当了8年排长,却依然只是‘代理’”,同样也是因为受伤而与提干失之交臂之后,感动得落泪。

被触动的不仅仅是这些入伍时间不长的战士们,很多和卢成林相熟的干部骨干也直言受益匪浅,对比着片中的林忠和现实中的卢成林,不断反思自己平时训练、带兵的方式、方法。“有一种在影片和现实中不断穿越的感觉。”四连四班长罗蒙官对记者说。

相似的感触,在官兵之间、兵兵之间相互传导,润物无声地改变着大家。

九连上等兵万胜峰,担负《兵心无悔》的协调保障任务,用他的话来说“既是电影的参与者,也是电影的受益者,因为影片中处处都有我的影子。”

万胜峰从小是家里的“乖乖仔”,父母对他的要求只一条:书读好就行。考入大学后,小万担任了院长助理,在校园春风得意。

但入伍后,小万一下子跌入人生“谷底”,体能垫底,理论学习跟不上,从大学带来的优越感消失殆尽,他开始动摇、懈怠。班长王义龙和连长吕明生、指导员包义峥始终对他关怀备至,训练时赞美一声、点名时表扬一语,失败时宽慰几句……慢慢地,小万赶了上来,体能成绩上升到同年兵的第三名,文艺、演讲等特长也凸显出来。

万胜峰曾形容自己的心理状态,刚入伍时是自负、自傲,受到挫折后是自卑,现在则是自信而淡定。

“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兵心无悔》的拍摄进程不断成长的,电影中的秦锐在蜕变,现实中的我也在蜕变。”万胜峰说,“秦锐就像是我的影子一样。”

“看到自己的影子、被撬动心弦的不止一个万胜峰。”该部政委王建文说,观看《兵心无悔》的官兵们都会不自觉地与电影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进而联系当下的现实,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思考军旅人生。

“走心度”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一部网络电影的热映,就像是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涟漪经久不息。

“这部电影之所以受到热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拨动了官兵的心弦,也源于我们之前针对新时期官兵特点开展自助式、互动式教育的创新探索。”该部政委王建文说。

一个教育日,他推门听课来到一个连队,指导员在台上照本宣科,不时提醒一句“这点记一下”,战士们在台下听得没精打采,偶尔动下笔。一问之下,说计划当天安排了“形势政策”“苦乐观”等4堂课,回头机关还要检查教育笔记。

“教育是要‘走心’的,不是用来‘走笔’的。”王政委告诉记者,为了缩短政治教育和官兵之间距离,他们对创新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实践,尤其是对政治教育授课不拘泥于形式、独具特色的及时加以鼓励并传播推广。

记者浏览该部教育创新经验看到,他们有为学习创新理论而设计的军营版《一站到底》,有为展示官兵才艺而每月开展一期的《军营达人秀》。但参与度最广的是《军营故事会》和《官兵脱口秀》,宣传部门动员几乎是《兵心无悔》的原班人马为官兵拍VCR、设计海报、修改讲稿、营造舞台氛围。据了解,近年来,该团先后有30多部动漫、DV、微电影作品在各级评选中获奖。

“会不会因为开展活动多而加重官兵负担?”面对记者突然的提问,宣传干事陈陇军显然有所思考:“对于教育效果我们不看场面、不看热闹程度、不看亮点多少,‘走心度’是重要的评判标准。毕竟新的技术手段只是教育的一种载体,是教育取得更好效果的‘备选项’,而不是‘必选项’。”

在西部战区陆军自上而下普遍开展的“向习主席看齐,铸牢强军之魂”群众性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中,该团又组织官兵广泛收集习主席在爱国、奋斗、务实、廉洁、亲民、治军等方面的感人故事,组织官兵学讲话、讲故事、谈体会,感悟领袖风范、汲取精神力量、强化使命担当。

“过去的一年习主席最牵挂的人,是广大贫困群众,是我们基层战士。”在最近一期的《军营故事会》上,四连上等兵代加乐在故事会上一一列举习主席到军营关注一线官兵生活、进乡村体恤群众疾苦的感人故事,在官兵中引发强烈共鸣。

“大学期间,我曾申请入党,未能如愿。但只要信念不移,我终会加入党组织。”九连上等兵万胜峰也在这期《军营故事会》上亮相,他讲述的是习主席先后10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故事。走下讲台,他郑重地将誊写工整的《入党申请书》交给了指导员包义峥。

“只有真正走进官兵,才能搞清楚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西部战区陆军某部领导牛殷兵感慨地说,基层官兵中蕴含着丰富智慧和巨大活力,只有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把官兵的思想发动起来、热情激发出来,才能达成思想一致和行动自觉,这样的教育才算真的“走心”。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