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网记者探访古代海上丝路起点泉州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张晓祺责任编辑:于美玉
2017-04-14 00:00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艺术公园主题雕塑。陈起拓

【开栏的话】

西北,走陆路,驼铃声声;东南,走海路,舟楫相望。

世界版图上,两条古老的丝绸之路,跨越陆地和海洋,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璀璨的篇章。

漫漫丝路,泽遗百代。新的历史时期,古丝绸之路重焕光彩,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赋予古丝绸之路全新的时代内涵,让世界最长的两条经济大动脉、文化大长廊,走出历史的余音,成为现实的交响。

从规划布局到深耕细作、从双边共识到多边机制、从中国方案到世界共识……这一倡议提出3年多来,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支持,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形成广泛国际合作共识。

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又一盛事,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更强新动力,为世界经济增长添加更多正能量。

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世界——

从时间维度上看,“一带一路”一头牵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实,它以开放包容为特征,以互利共赢为追求,将给世界带来无限的可能和光明的前景。

从空间维度上看,“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发展、经济繁荣,更有理念融合、民心相通。

从发展维度上看,“一带一路”已经初步完成规划和布局,正向落地生根、深耕细作、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

世界期待倾听中国故事,中国渴望分享发展梦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倒计时1个月之际,《解放军报》暨中国军网推出“一带一路·合作共赢”栏目,派出记者采写系列报道,多角度反映“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探索、新实践、新经验、新成就,敬请垂注。

姑嫂塔位于泉州石狮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是古代商船进出泉州港的航标。陈起拓

泉州,古称刺桐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一座千年古塔,见证了“海丝基因”的传承,昔日“东方第一大港”如今再现当年盛景——

涨海声中万国商

中国军网泉州4月13日电 记者张晓祺报道:坐在海景办公室的落地窗前,王秀梅指尖轻盈,飞快刷着微信“朋友圈”。作为一家外贸公司的负责人,她需要时刻留意外国朋友发来的贸易信息。

她的手机壁纸很惹眼——碧海蓝天,古塔巍峨。

“这座塔,是家乡的地标。”今年28岁的王秀梅,故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福建泉州。她手机壁纸上的古塔,名叫“姑嫂塔”,也称“万寿塔”,是古代商船进出泉州港的航标。

插花髻、大裾衫、阔脚裤……出生于泉州蟳埔的王秀梅,不仅熟悉当地“蟳埔女”特有的装扮,也继承了闽南人坚韧、仗义、包容的经商品质。

大学毕业后,先后留学荷兰、英国并去过10多个国家的经历,让王秀梅结识了不少外国朋友。与父母在当地的渔业生意不同,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王秀梅把生意目光投向了国外。2016年,拿着向父母借的100万元,她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

“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代!”王秀梅非常喜欢一首闽南歌曲——爱拼才会赢。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