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荫:70年前的战地记者,最后一位晋察冀诗人

来源:中国军网作者:邵燕祥责任编辑:黄杨海
2015-07-27 09:02

我在抗日战争反“扫荡”斗争中的经历

柳荫(1969.6)

我在1938年12月下旬,从陕北瓦窑堡随抗大二分校开赴敌后抗日根据地,在陕北葭县尅虎寨东渡黄河,在山西忻口附近经一夜持续一百多里的强行军通过敌人封锁线同蒲路,在1939年1月下旬,到达晋察冀边区。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一直在晋察冀边区工作或学习。先后在晋察冀边区救国报社、边区政府、边区文联、边区抗联、中共中央分局党校、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晋察冀新华广播电台,1948年夏季调到新华通讯社总社,地址在晋察冀平山县境,即当时党中央所在地。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一直在后方机关工作,我自己没有武器,没有作战任务。但常常遇到敌人的“扫荡”、“奔袭”和进犯。在这种情况下,有时跟随机关行动,同时坚持工作(如编辑油印报纸);有时跟随部队行动,同时坚持工作(如进行采访);有时要分散到群众中去,也不携带武器,掩护在群众当中,和敌人周旋。在抗日战争时期,我离开本机关单独行动是在两次反“扫荡”的斗争中:

一是1941年的反“扫荡”。

一是1943年的反“扫荡”。

我在1941年反“扫荡”的经历

1941年8月,我从晋察冀边区政府调到边区文联工作。9月间,上级机关通知:敌人已准备对边区进行秋季大“扫荡”。文联决定工作人员全部分散下去。

我随田间带的一部分人到第二军分区。这个分区管辖的地方是易县、满城、徐水等县。分区机关驻在易县的管头村。我们经几天行军到达管头村,敌人已开始向边区进犯,情况很紧。我和严照两人被分配去徐水县,由地方干部带领我俩连夜赶到徐水县机关驻村,和县级机关接上关系,第二天早上,敌人的飞机和地面部队,就开始向徐水县机关驻地附近侦察、扫射和进犯。

这天早上,我见到徐水县长,是个年青人,因为情况紧急,说了不长一段话就分手了。反“扫荡”结束后,听说这位县长在敌人的一次包围中被俘,把他送到敌占区徐水县城,进行诱降,他当时害病,大义凛然,不吃敌人一茶一饭,壮烈牺牲。我党晋察冀日报曾发表文章,进行悼念。

这天早上,和徐水县长分手以后,我和严照由地方干部带领,在田野里,一方面观察敌情,一方面进行周旋。我们在山沟,遥遥看到敌人已在山头上出现,敌机顺着山沟低空侦察、扫射。我们在还生长庄稼的田地里,弯着身子,朝着敌人空隙的方向前进。下午,我们到了一个山头上的小村,情况稍稍稳定一些。大约就在这个时候,经过商量,我们还需要分散,这样,我和严照就开始分别跟随地方干部转移。(1961年左右,严照曾来看我一次,他当时在北京铁路局作办公室主任。)

徐水县属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区,京汉铁路从县境南北穿过。铁路东是平原,铁路西一半平原(靠近铁路),一半山地。这山地正和北岳区的山区相毗连,是徐水县的巩固根据地,县领导机关都设在这里。在来到徐水的第二天晚上,和严照分开以后,我随同地方干部,根据敌情,转移到靠近山地边沿的平原。

下到平原,先在没有收割庄稼的地里隐蔽起来,同时和附近村子的抗日政权取得联系,由村干部给按时送饭,以后情况稍稍稳定一些,才进到各村庄里去。

这样,过了一些天,从山地下来的地方干部又多了几个,他们决定过铁路东去。我跟随到了路东,碰到徐水县文救会的一个干部,他对我很照顾,我随他一起行动。这次“扫荡”,敌人是集中主要兵力向铁路以西的山区进犯。铁路以东的平原,敌人的据点虽然多些,但因兵力不足,情况还比较平定。

徐水县铁路以东,正和晋察冀边区的冀中区相接壤。我到晋察冀后,一直在冀西山区,没有到过冀中平原,对那里很向往。我想趁这个机会到冀中区去看看。经和这位县文救会干部商量,他同意,给我写了介绍信,并请一位区长找交通护送我到冀中区。

等了几天,集中了十来个要到冀中的干部,由交通带领我们一起向冀中进发。不几天,到了冀中区的中心地带,就是蠡县、安国一带,在1942年“五一扫荡”以前,这一带我抗日平原根据地大片土地相连。我由交通带领,在这里找到了冀中区文救会(或名冀中文联)。

在这以前,1940年我在晋察冀边区救国报工作时,曾写过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的报导,但在那时我并未到过冀中区,只是在冀西山地找到冀中干部采访写成的。这次来到冀中,对平原抗日根据地的生活,增加了一些实际体验,搜集了一些素材,准备以后写点作品。

听到消息,敌人对冀西的“扫荡”将要结束,经冀中文救会介绍,到新乐县,随一些干部一起过了铁路,到路西曲阳县时,我犯了疟疾病,曲阳县政府介绍我在附近的一个村庄养病,住在一个村干部家里,记得这个村子名叫朱家营,就在冀西山区的山岭附近。住了约有十来天,病好起来。这时反"扫荡"已经结束,我到曲阳县政府告别,回到二军分区,找到严照,和分散在二分区文联干部集合起来,再回到文联。这次反"扫荡"前后历时约三个月。

我在1943年反"扫荡"的经历

1943年秋季开始,敌人对晋察冀边区冀西山区的“扫荡”,也约有三个月的时间。

我带领边区文联的三个干部:赵冠琪、蔡迪(女)、刘树艺,先分散到阜平县胭脂河上游马棚村对面山沟的一个小村子,以这里为立脚点,跟群众一起和敌人周旋。后来,敌人集中兵力反复在这一带搜索"扫荡",我们遇到由崔嵬带领的冀中火线剧社的队伍,就随着他们一起行动。

当时崔嵬带领的冀中火线剧社和丁里带领的军区抗敌剧社,同是在军区的一个战斗部队掩护下行动的。在反“扫荡”的后期,曾遭受敌人两次袭击。一次敌人袭击了抗敌剧社的宿营地,剧社的一个干部赵尚武牺牲。一次敌人袭击了部队指挥部的宿营地,一个领导干部的爱人牺牲,孩子被敌人用开水煮死,还有别的干部受了伤。火线剧社宿营地和在行军过程中,都没有受到袭击,我带领的三个文联干部也没有受到损失。

编者注:此文节选自柳荫自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