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解放军报

妈,尝尝我做的手擀面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邹建文 刘术勇 陈珂宇 责任编辑:刘秋丽
2020-08-13 09:50:40

“面来咯!”随着一声吆喝,下士张会越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战友关泽浩的面前。连汤带面唏哩呼噜地吸进嘴中,关泽浩嘴里满满得说不出话来,只是眉开眼笑地冲着张会越比了个大拇指。今天是关泽浩的生日,这碗长寿面是张会越为他特别准备的。不一会,一大碗面就见了底。

关泽浩揉揉肚子,笑着对张会越说:“谢谢啦!想不到之前菜都切不利索的人,现在手艺都快赶上炊事班了。”张会越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其实,吃了二十几年面的他,十九岁时才亲手做了人生中第一碗面条。

在河南老家,儿时的张会越总会向母亲抱怨为啥天天吃面条。母亲便对他说:“咱河南人啊,都是用面粉‘捏’成的,不吃面吃啥。”边说边端起自己的碗,把里面的肉臊子拨到张会越碗里。

直到十八岁的张会越选择了去军营。

张会越正在与母亲视频通话。

入伍那天,母亲的眼眶中噙满了泪水,张会越眼睛酸涩却把头扭向一旁,不去看她。车开了,母亲在车窗外不停嘱咐:“注意身体,到了给家里报个平安。”张会越眼睛红红的,始终紧闭着嘴巴。年少的他,觉得告别很矫情,但远离家乡,尝过思念的滋味后,总会内疚当初没把那声再见说出口。

经过两天一夜的路程,从小到大没出过河南省的张会越来到了云南怒江边防。当客车驶进峡谷,公路两侧便只剩下大山。在这里当兵,冬季上午十点半以后才能看见太阳;在这里巡逻,要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在这里过冬,每年要经历长达四个月的大雪封山。可张会越不怕,唯一不习惯的只有再难吃上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

正在训练的张会跃。

母亲怕远在异乡的儿子吃不惯,做了一大罐肉臊子,往里面倒了厚厚的油寄过来。不曾想正好赶上修路,包裹寄了足足半个月才到怒江。看着手里到处是油,还沾着厚厚灰尘的快递盒,张会越却觉得,这是世上最棒的礼物。

他给母亲打电话:“妈,您这肉臊子可好吃了,战友们都喜欢,炊事班还托我向您要菜谱呢,以后咱们自己做出来,顿顿都能吃到,您就不用寄过来了!”母亲听了很高兴,细细地把做法讲了一遍。其实张会越没说的是,那罐肉臊子因为时间太长密封不当已经变质了。

2018年的新年,让张会越毕生难忘。年前,作为驾驶员的张会越终于在大雪封山前把连队过冬的物资运进了山。没几天便是新年了,正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氛围中准备过年时,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患上了心机梗塞。但大雪已经挡住了出山的路,此时的张会越除了在心里默念愿母亲平安,什么也做不了,那个年,他过得很煎熬。

手术日期定下来了,刚好就在母亲生日的前两天。一直没给母亲过过生日的他想送给母亲一份生日礼物。思来想去,他决定为母亲做一碗她最喜欢的手擀面。那晚,张会越第一次站到灶台旁,从和面、擀面、切面、下锅,他做着母亲重复了一辈子的动作。面做得不算成功,粗细不一,还煮得像一锅浆糊。但手机屏幕那头的母亲却流下了眼泪,她不停地说:“我的儿子长大了……”

黄昏下遥望故乡。

后来,张会越就利用休息时间学做面。终于,休假回家时,他让用面把自己“捏”起来的母亲吃上了一碗自己亲手做的手擀面,母亲说那是全世界最美味的面条。

(解放军报客户端·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